17日晚上11點,當仙游縣楓亭鎮(zhèn)斗北村村民做完第七輪核酸檢測,隊伍逐漸散去時,48歲的陳秋生脫下幾乎黏在身上的防護服。
“斗北,加油!”他的防護服后,寫著四個大字。
作為核酸檢測的信息錄入志愿者,在檢測點,陳秋生一站就是5個小時。長時間穿防護服高強度地工作,他的老腰又疼了起來。
他蹲在地上許久,才緩緩站起來,什么都沒說,就又繼續(xù)工作。
陳秋生是莆田市民政局駐仙游縣楓亭鎮(zhèn)斗北村的黨員志愿者,和他一起駐村的,還有其他9名同事。
這是他們來到斗北村的第四天。當天,他們協(xié)助村里完成了第七輪核酸檢測,共采集核酸樣本5716份。
“剛來村里做核酸檢測時,存在來檢測的群眾沒拉開安全距離的問題。”陳秋生說,他們想了個法子,除了在地上畫“一米線”外,還用椅子設(shè)置“卡口”,將每30名群眾劃為一組,依次排隊進行核酸檢測。
這一輪檢測,秩序明顯越來越好。為5000多名村民采完樣,已是深夜。但黨員志愿者們的工作仍未結(jié)束,他們要對當天的工作進行復盤。
“有的群眾核酸采樣后,喉嚨不舒服,禁不住會吐痰,如果隨地吐,就很不好。”一名黨員志愿者說。
“設(shè)置‘吐痰點’。”莆田市民政局副局長、抗疫黨員先鋒隊隊長周慶平說。
于是,黨員志愿者們連夜行動,在4個檢測點設(shè)置了“吐痰點”。
當所有工作完成,已過深夜12點。
在斗北村,黨員志愿者們過的是“戰(zhàn)斗時間”,凌晨入睡,打地鋪,清晨繼續(xù)忙碌。
“守住防線,殲滅疫情,讓仙游恢復往日的煙火氣,是所有人的目標。”黨員志愿者徐志剛對記者說。(記者 陳漢兒 通訊員 游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