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臺風“莫蘭蒂”、“鲇魚”的接連影響,仙游縣18個鄉鎮(街道)不同程度受災。仙游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要求全縣干部群眾要迅速行動起來,投入到災后重建和預防次生災害上來,重點抓好次生災害預防、災情統計核實、危房鑒定、基礎設施搶修、衛生防疫、恢復生產等工作。
眼下,仙游縣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市第七次黨代會精神,踐行“兩學一做”,各鄉鎮黨員干部主動放棄國慶休假,舍家忘我奮戰一線,搶通搶修恢復水電、交通、通信。受災群眾積極自救不等不靠,齊心協力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度尾鎮積極修復受損水利設施。
西苑鄉干群齊心協力清理路障。
養護工人正在清理X242線惠格嶺段的邊坡溜方。
■ 眾志成城 加快修復受災公路
國慶長假期間,記者來到社硎鄉修園村看到,道路一旁的大山出現了大面積的溜方,下溜的石塊和泥土覆蓋了三分之二的路面,過往的車輛難以通行。挖掘機正在將覆蓋在路面上的土石方鏟到公路旁邊的運輸車上。數十名村民自發在清理溜方雜物,填補路基缺口,修補路面坑槽。
社硎鄉武裝部部長方仁加告訴記者,受臺風“莫蘭蒂”、“鲇魚”接連影響后,社硎鄉通村道路多處損毀,給群眾出行帶來諸多不便。因此,國慶期間,鄉、村干部主動放棄長假,全部在崗在位、奔赴一線,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學一做”,與當地群眾一起投入到災后通村道路修復工作中,力爭早日恢復良好的交通條件,為群眾出行安全消除隱患。
而在西苑鄉,記者也發現路面清理、塌方修復等施工正大力推進中。鄉村干部們顧不上國慶休息,在各個施工點之間奔波,督促工程進度,檢查施工質量。
面對臺風帶來的公路滑坡、塌方、路面積水等災情,仙游縣高度重視災后重建工作,多方籌集資金,集中力量搶抓晴好天氣,全力推進災后公路重建修復和清理工作,及時給社會群眾提供良好的出行環境。
縣公路部門組織技術人員對損毀較為嚴重的省道S306線69K處路基和省道X242線惠格嶺31K+110處臨崖路基(路面)高塌方路段進行現場勘察,認真研究修復方案,積極組織災后修復工作,確保災后重建計劃按節點推進,并嚴格保證工程質量,預計10月底可恢復這兩處水毀路段的路面和防護工程。
為有序推進災后重建,下一步,仙游縣將持續詳細調查公路災毀情況,針對繁重的災后重建任務切實制訂重建規劃,組織人力物力全面投入路基損毀工程及公路設施的修復,保證基本通行。重點對公路橋梁、涵洞、隧道、擋墻、上下邊坡等進行全面排查,及時發現安全隱患,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安全。
■ 攜手同心 抓緊搶修水利設施
連日來,在大濟鎮古瀨村松坂溪安渡橋段,多輛挖掘機正在加緊作業。40多名村民們自發投工投勞,聯同鎮村干部攜手同心,配合挖掘機修復加固被臺風摧毀的200米長的堤岸。
現場施工負責人告訴記者,松坂溪是木蘭溪支流,臺風來時溪水暴漲,兩邊護岸均被沖毀,給周邊群眾生命財產帶來較大的安全隱患。事發后,大濟鎮及時上報縣水務局。水務部門即派專家到現場查看情況,進行應急設計準備了專項資金進行修復。眼下,村民們積極參與,預計10月中旬就可以完成護岸修復工程,確保該溪岸上的20戶102名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據悉,災后縣水務部門及時普查各處水利水毀項目,統籌安排項目資金,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指導做好受損壞的護岸、水閘、塘壩和灌溉設施的修復工作。同時對全縣各類地災點、高陡邊坡等易發生險情的區域進行全面巡查監測,把災害重疊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在郊尾鎮,村(社區)干部加班加點,調動挖掘機對郊尾溪的舊市場橋頭段進行清淤。而在度尾鎮屏山村,施工隊伍也抓緊清理河道,修復損毀堤岸和路基。
此外,針對一些地方的內澇問題,仙游正結合“十三五”水利規劃,推進重大水利項目建設,實施水庫、小山塘、海堤除險加固,綜合治理河道并特邀請省地質專家到現場勘查。
下一步,水利、住建、規劃等部門將根據災害中暴露的基礎設施短板、地質災害隱患點,結合“美麗鄉村”“幸福家園”建設,堅持以科學規劃為先導,以規劃引領并帶動災后重建,高標準嚴要求保障工程質量,提高防汛抗災能力。
■ 互幫互助 迅速行動恢復生產
“生產自救早安排,不等不靠干起來!”接連受到臺風的影響,仙游縣各鄉鎮蔬菜農作物和果樹遭到不同程度破壞。記者在游洋、鐘山、度尾、大濟、龍華等地看到,許多農民走進田間地頭,或對被臺風暴雨影響的中稻農作物進行搶收,或對文旦柚等果樹進行扶正加固,或對農田里的蔬菜清理殘株敗葉、翻耕土壤、扶正菜苗、采摘上市。
鯉南鎮平原村徐春蘭一家連日來就對自家農田進行及時排水,并陸續采摘。他告訴記者,這兩個臺風帶來的強降雨導致許多作物被水淹沒。雖然遭受巨大損失,但農民們不等不靠、互幫互助,努力搶救農作物,盡量將損失降到最低。
為有效減少農作物受災損失,縣農業局也快速反應,組織6支農技指導隊伍20多人,并發動各鄉鎮農技人員及村級農民技術員600多名,深入田間、地頭,實地開展災后技術指導工作。組織幫助農民、種植大戶、農業合作社等及時采收落果、蔬菜,在保障質量安全的前提下,能夠上市的盡量上市,減輕損失。特別是度尾鎮的文旦柚種植戶及臺灣農民創業園的甜柿種植戶,組織人員采收落果,進行清洗、晾干,按成熟度分揀,盡量上市銷售。
此外,為進一步幫助受災農戶盡快恢復正常生活和生產,人保財險仙游支公司也啟動應急理賠預案,開通查勘定損服務“綠色通道”。該公司急農戶所急,迅速組織查勘力量40多人,分成12支隊伍,奔赴鐘山、游洋、社硎和榜頭、賴店等鄉鎮了解災情,現場拍照取證、對受損情況進行核實登記。若符合理賠條件及要求,則按照標準及時辦理理賠手續以減輕農民群眾的損失,保障農民種糧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