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中若要使用水草進行造景,那么底部自然是要鋪設一些泥土砂石的,只是對于水族愛好者來說,究竟是用底砂還是用底泥可能是個問題,這里說的底沙是指以硬質顆粒構成的沙石,底泥是指以泥土為原料,未經燒制的軟質底泥。
一、底砂的使用方法
一般地,在種植以粗大根系為主的俶草類水草時,使用沙石類底沙更有利于水草的生根及呼吸,也有利于固定水草,防止水草因厭氧菌繁殖而導致底根腐爛等。
但對于爬地類、蔓延類的水草,沙石類就難以達到其生根蔓延的條件了,而底泥可完美的模擬這一類水草的生長環境,使其快速繁殖。所以,不同的水草要選用不同的底沙底泥才能達到其生長的最佳條件。當然,如果選用專用的ADA、尼特立等價格昂貴的底泥來進行草缸造景,就不存在以上問題,因為此類進口底泥不易崩解,易透氣,兼容了石質與泥質底土的優點。
二、水草泥使用方法
首先我們需要把魚缸清洗干凈并放置好,然后把相應品牌的水草泥進行鋪設。鋪設的方法一般是需要均勻的放在魚缸的底部。然后再使用一種FLEX水族箱的多功能工具,也就是清潔刮削器,輔助性的把泥鋪平整就可以了。
其次我們需要把FLEX水草能量進行均勻的安置,然后再把相應品牌的水草泥進行均勻的鋪好。
再次我們需要進行裝飾,就是在魚缸里面放入石頭,使之成為景色。
然后我們需要進行水草的種植,這里我們可以到指定的地點或者是花鳥魚寵市場上去購買一些水草。如果有能力的朋友也可以到河邊去尋找。
最后需要向魚缸里面注入水,但是需要注意的就是我們不能夠向里面倒入水,這樣可能會導致魚缸里面的泥土不均勻。一定要使用緩沖力。
我們還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把魚缸里面的一些殘渣清除掉,這些都是一些細節的工作。
三、魚缸底砂選擇
魚缸底砂有起頭、提升狀態、穩定水質、美觀等的作用,是硝化菌等有益菌的溫床,有利于分解魚類糞便及碎屑,清潔水質。
魚缸底砂的厚度取決于兩個因素:首先應能將植物固定,特別是那些株形和葉形都大的水草需要種植到足夠深度才不致浮起,塊莖類水草的塊莖要能夠充分埋入,其次是作為過濾層供給有益細菌附著的面積足夠大,以滿足生物過濾的需要。
這兩個因素中將植物固定所需的厚度較容易掌握,而給予有益細菌提供作夠的附著場所則較難以衡量,一般認為底砂的厚度應達到5cm左右,才能同時滿足上述兩個條件。
然后具體的情況就要根據魚缸的用途來確定就可以了,比如養蝦的底砂可以薄一點,大約3cm左右即可,養水草就要厚點5-6c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