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網約車的使用率越來越高,除了日常出行使用外,甚至還被不少人當成快遞來使用。前兩天,家住菜園壩的小胡就給自己的貓叫了一輛滴滴快車,她委托快車師傅把貓送到朋友家。
小胡說,她養的是一只價值6000元左右的折耳貓,今年一歲多。在將愛貓交給了滴滴司機楊師傅之前,她特意將貓裝進紙盒,以免小家伙亂跑。
可讓人意外的是,小胡的朋友在約定地點等了一個多小時,但始終沒有接到滴滴司機的電話。
小胡說,從22號晚上8點開始,她曾多次聯系楊師傅,但是一直沒有接通對方的電話。據了解,小胡使用的滴滴打車軟件,乘客和司機使用的都是虛擬電話號碼,并非對方的真實信息,也就是說,當行程結束之后,乘客很難聯系上司機。小胡只好向滴滴公司的客服人員尋求幫助。
然而事情已經過去了兩天,小胡依然沒有愛貓的任何消息,貓究竟是在運輸過程中弄丟了,還是被楊師傅據為了己有,她無從得知。對于這種情況,小胡應該如何應對呢?第1眼記者來到滴滴出行重慶分公司進行了咨詢。
工作人員介紹,為了駕乘雙方的隱私和安全,用戶使用滴滴軟件時的確顯示的是虛擬號碼,目的是為了避免乘客和司機在結束行程后產生糾紛。然而雙方一旦產生糾紛,解決起來也變得十分曲折,因為司機和乘客之間沒有辦法第一時間取得聯系。對于小胡的遭遇,滴滴公司工作人員表示,要在進一步的核實之后,才能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第1眼-重慶廣電記者 王琬迪 王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