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2月12日訊(通訊員 許權新 蔣嘉琳 閩南網記者 周怡楠 文/圖)為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精華,近日,閩南師范大學法學院寒假社會實踐隊以探尋宋慈司法精神為脈絡,在南平、漳州兩地訪宋慈故里,尋洗冤足跡,學傳承應用,感悟中華悠久法韻,弘揚八閩法治文化。
覽宋慈故里 悟閩人智慧
“千秋毅魄今猶在,唯恐人間冤獄多。”在南平市檢察機關的帶領下,實踐隊走進坐落于南平市建陽區崇雒鄉昌茂坊旁的宋慈紀念園,深入了解宋慈的生平事跡,領略他“治世明法,謙卑養德”的高尚品德,體悟其“重證據實、科學斷案”的司法精神。
考亭書院是朱熹晚年定居講學場所,宋慈曾拜在朱熹門徒吳雉門下,并在考亭書院學習,其思想深受理學影響。實踐隊來到考亭書院參觀學習,探尋宋慈司法精神的源頭活水。
學活化運用 續法治傳承
“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實踐隊前往南平市建陽區人民檢察院開展學習交流活動,并參觀了宋慈法律文化工作室。近年來,南平市檢察機關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積極探索宋慈司法精神的現代轉化路徑。建陽區檢察院全力打造“慈馨·檢悟”法律文化品牌,通過總結八字工作法,圍繞文化強檢、文化塑檢、文化興檢三方面開展檢察工作,開展“習法匯”文化沙龍等創新性工作機制,讓宋慈司法精神在基層法治實踐中“活”起來。
隨后,實踐隊觀看了法治微電影《洞澤》。通過此次座談學習交流,實踐隊成員們充分感受到了宋慈司法精神在當代司法實踐中的蓬勃生命力。
訪當代“宋慈” 探法理精魂
“法眼如炬辨真偽,心鏡無塵映乾坤。”實踐隊前往漳州市檢察院拜訪漳州市人民檢察院技術處檢察員、副主任法醫師劉龍清。劉龍清同志是首屆全國檢察技術專家,曾獲全國模范檢察官、全國最美檢察官、“八閩”楷模等榮譽稱號,被譽為“當代宋慈”。劉龍清帶領實踐隊參觀了“劉龍清勞模工作室”,并從經辦案件出發,為實踐隊介紹了宋慈司法精神如何與檢察工作相融合。通過交流,實踐隊員們認識到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其在法治中國建設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我們不僅要學習宋慈司法精神,更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在堅定文化自信中推動法治中國建設。”實踐隊指導教師說,“法學院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將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融入人才培養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推動八閩法治建設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