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21日訊(通訊員 湯金梅 方闐 閩南網記者 梁政)春光正好,萬象“耕新”。眼下,正值春耕春播的關鍵時節,云霄縣搶抓農時,有序開展春季農業生產,為奪取全年糧食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田地里,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輪番上陣,成為今年春耕生產中的“新風向”。
位于東廈鎮浯田村的一片鹽堿地,正開始春播前的準備工作,旋耕機正在田間來回穿梭,所到之處,雜亂硬實的田土頓時變得平整松軟。成群的白鷺翱翔其間,伴隨著旋耕機翩翩起舞,構成了一幅美麗的春耕田園畫卷。
“今年這里計劃種植水稻500畝左右,其中240畝是鹽堿地。目前開始用旋耕機挖水溝、筑田埂,引水、溶田、犁田。縣里引進了水稻新品種,十幾天后就可以開始種植水稻了。”東廈鎮浯田村種植戶黃大勇說。
農田里,云霄縣農業農村局專技人員正在通過專業儀器確認土壤鹽度,并與種植戶黃大勇交流近期田間管理注意事項,針對當前鹽堿化耕地土壤墑情交流管理方法。
云霄縣農業農村局農藝師吳粉蓉介紹, 現在是春耕生產的重要時節,主要做的是引水洗鹽,降低鹽堿度,深挖環溝。今年新引進了幾個耐鹽堿的水稻品種,我們經常下到田間地頭檢查備耕情況,發現鹽度偏高就指導種植戶引水灌溉,降低鹽度,以備插秧時節秧苗長得更好。
為切實做到藏糧于技,筑牢糧食安全“壓艙石”,云霄縣農業農村局努力探索鹽堿化耕地種植水稻新技術,進一步挖掘沿海埭田增糧潛力,穩定了糧食生產。經過相關技術分析和研究,在東廈鎮浯田村、竹塔村示范種植袁種1號、廣紅3號、固廣油占等耐鹽堿水稻品種。同時,在全縣大力推廣農業“五新”技術,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高質高效服務好農作物春耕春播和田間管理工作,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大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