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21日訊(通訊員 簡靖霞 閩南網記者 柯嘉進 張恩培 文/圖)近年來,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平和縣大溪鎮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帶動鄉村全面振興,精心培育一批鄉村旅游景區、旅游文化特色村等鄉村旅游點,讓鄉村文旅乘“風”而行。
眼下,當你沿著大溪鎮大松村鄉村振興路上一路前行,展現在眼前的處處是一派優美生態環境與鄉村全面發展梯田風光,它們相得益彰,勾畫出碧水藍天、美麗醉人的農村新畫卷……
“大溪鎮全力推進生豬種養加一體化產業園及陌上生態果園建設示范點,堅持以嚴格生態保護為前提,以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為重點,以冰淇淋(091無核沃柑)沃柑等產業鞏固發展和新業態培育為關鍵,以群眾增收為目的。通過近年來的努力,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園區本土雞存欄量1500多只、獅頭鵝25只,投放草魚、羅非魚等魚苗12000尾,結合‘鵝當衛士,雞吃蟲、吃草、雞糞反哺果樹’的理念,充分利用自然生態系統的有機循環特性,逐步打造新的業態。我們將按照鄉村‘五個振興’要求,推動農旅融合發展,建設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大溪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主任張金霸說道。
鄉村產業發展空間廣闊、潛力巨大、大有可為。據悉,大溪鎮把握發展機遇、緊抓種業創新,引進荔枝新品種“巨美人”建立高接換種基地2個,面積150畝;引進名貴中藥材“絞股藍”,面積100畝。進一步做大做強鄉村產業,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鎮注入澎湃動能。
產業融合“一子落”,鄉村振興“滿盤活”。據了解,近年來,大溪鎮不斷推進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做好“鄉村+”“文旅+”“農業+”等各類文章,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在農業農村現代化上不斷邁出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