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19日訊(通訊員 李順杰 魏庭飛 閩南網記者 梁政)為全力推進黑臭水體和鹿溪流域整治工作,連日來,漳浦縣綏安鎮扎實開展英山、后港片區水產養殖尾水底泥治理工作。
9月13日,在綏安鎮英山、后港片區水產養殖區施工現場,挖掘機正在緊張有序地忙碌著,來回穿梭于養殖池岸堤邊,揮舞著長臂、轉動著履帶,對沉淀消納池進行開挖,隨著挖掘機鏟斗抬起,沉淀池內的泥土和石塊被挖掘出來。工人們則對可供消納的園地進行挖溝作業,現場一派繁忙的景象。
水產養殖是綏安鎮英山村、后港村的特色產業,其中英山村養殖戶134戶、面積1398畝,后港村養殖戶45戶、面積466畝,但傳統的養殖尾水排放方式給鹿溪流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據漳浦縣綏安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部長張朝淵介紹,此次養殖尾水治理工作,他們堅持“一戶一策、分類處置、因地制宜”原則,對照責任清單,加壓推進。針對蝦池比較分散、周邊有自家棗園菜地或可供消納的園地,拓寬加深溝渠,就地沉淀消納;針對集中養殖區周邊沒有可供沉淀的園地,通過與養殖戶協商的方式,騰出占養殖面積10%左右的養殖區域,用于集中沉淀處理;針對個人分散養殖戶周邊沒有合適沉淀地的園地,從個人養殖區騰出10%的養殖面積作為沉淀池。
為確保責任到人,具體到戶,英山村、后港村所有包隊干部,對3種處理方案提前入戶調查并登記造冊,還在指定沉淀區域設置標注包隊干部人員、電話及養殖戶等信息的指示牌,確保養殖尾水治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據了解,英山村134戶養殖戶中選擇周邊園地消納的有76戶、自行隔池消納的有58戶;后港村45戶養殖戶中選擇周邊園地消納的有38戶、自行隔池消納的有7戶。
張朝淵表示,下一步,綏安鎮將繼續緊緊圍繞提升轄區內水環境質量為目標,堅持問題導向,多措并舉,全力開展黑臭水體和鹿溪流域水環境生態整治行動,推動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全力守護轄區水域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