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機場綜保區位于國家級福州新區和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的規劃范圍內,毗鄰長樂國際機場北部,規劃總面積為1.83平方公里,于2023年7月獲國務院批復。它不僅是福建省的第一個空港綜合保稅區,也是全省第一個空-鐵-港聯動綜合保稅區,同時還是大陸距臺最近的空港綜合保稅區。
在福州市委市政府、福州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統籌推動下,國際航空城管委會發揮臨空優勢,搶抓發展機遇,實現了機場綜保區“當年招標進場、當年征遷交地、當年規劃設計、當年開工建設、當年招商落地、當年建成達標”。
多線并進,項目建設刷新“進度條”
福州機場綜保區分兩期建設,首期封關區域面積為0.735平方公里,總投資約40億元,總建筑面積將達到50萬平方米。
自項目啟動伊始,福州機場綜保區實行全階段同步推進策略,從項目洽談、征遷實施、施工建設至驗收準備,各環節無縫銜接。建設期間,實行交地即施工模式,全天候不間斷作業,6月查驗中心封頂,7月綜合服務中心封頂、8月海關卡口基本建成,9月綜保區路網骨架完工,關鍵節點建設均實現突破性進展。驗收籌備期間,嚴格對照《綜合保稅區驗收工作規程》的各項標準要求,扎實開展籌備工作,同步推進基建收尾、申報資料的歸集整理、模擬驗收中發現問題的及時整改,積極與參加驗收的海關、商務等多部門溝通,確保每一項工作都落實到位,不留死角。
攻堅克難,全力保障項目高效推進
在建設之初,為高效推進項目建設進度,國際航空城管委會迅速組建綜合保障組、規劃建設組、征遷安置組、招商政策組、封關驗收組等5個專項工作小組,全員上陣,協調新區管委會設立機場綜保區建設工作專班,形成強大合力。
政府(國際航空城管委會)、企業(包括航發投公司、工業園區集團及中鐵十一局)與鄉鎮(長樂區湖南鎮)三級聯動,構建高效協作網絡。相關負責人帶頭深入一線,以周例會為戰場、周報為紐帶,緊密調度,精準施策。
面對機場限高、極端天氣(臺風)、資金短缺這三大難關,團隊迎難而上,通過優化施工方案、強化安全管理及積極爭取資金支持等有效措施,逐一克服難題,確保了項目建設的順利推進。
厚植“沃土”,臨空經濟產業加速聚集
鑒于機場綜保區招商業務的獨特性,在國際航空城管委會統籌組織下,福州機場綜保區積極“走出去”學習先進經驗,先后6次考察其他省市綜保區,同步開展招商工作,籌集招商資源,收集招商線索,成效顯著。
5月17日,機場綜保區招商推介會圓滿舉辦,成功簽約20個意向項目,投資總額超49億元,涵蓋跨境電商、物流分撥、航空維修等多領域。通過后續積極對接跟蹤,成功推動了“1+4+6”產業項目落地——即倉儲類1項,空港綜保公司投資3.5億元建保稅租賃倉,物流分撥一區部分倉庫即將封頂;用地類4項(含在建及已摘牌項目),總投資28.6億元,共占地635畝;租賃類6項,總投資5.2億元,均簽約租賃保稅倉。其中,開創性引入福建首家飛機改裝拆解及維修臺企入駐,快速動建了全國第一個綜保區鰻苗交易中心項目,全國首創在綜保區內落地AIDC算力中心項目,這些項目的入駐有助于機場綜保區打造高端制造、跨境電商及物流分撥的產業集聚地,促進臨空經濟蓬勃發展,早日形成保稅產業集聚效應。(游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