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24日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0月22日報道,澳大利亞科學家利用X光射線在桉樹的葉子中發現了微量黃金,據信這是人類首次在生物體內發現自然存在的黃金。
吸水時也吸金
藏樹葉或樹枝中
澳大利亞代表性的木本植物——桉樹,雖是優良的造紙原材料,但卻因過于強大的吸水、吸肥能力,被科學家戲謔為破壞生態的“抽水機”。澳大利亞研究人員23日報告說,桉樹還具備“吸金”功能。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的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自然通訊》上報告稱,桉樹強大的根系能夠深入地下數十米,在吸收水分的同時,會將水中微量的金元素吸收進樹體。
科學家進一步指出,對于植物來說,黃金是有毒的,由于黃金元素對植物有害,桉樹會將其運送到葉子或樹枝等易于脫落的部位。
含量非常少
可作為探礦手段
研究人員表示,桉樹形成的細微“金塊”只有人類頭發直徑的五分之一。500棵生長于金礦區的桉樹的葉子中的含金量可能才夠打造一枚婚戒,因此這一發現不會給尋金者帶來財富。
該組織的地球化學家梅爾·林特恩說,這一發現對于礦產勘探具有重要意義,桉樹的落葉等或許可以指示,金礦就在腳下。這種方法與傳統探礦方法結合,將降低勘探費用,且對環境傷害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