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tǒng)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26日在弗吉尼亞州一家醫(yī)院去世,享年89歲。他的女兒米卡說:“我的父親今晚平靜地離開了。”
布熱津斯基是美國著名國際戰(zhàn)略學家、外交家,也是中美建交的親歷者和推動者之一。他生前多次訪華,長期關注中國的發(fā)展,致力于中美關系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
中新網(wǎng)資料圖:美國前國安顧問布熱津斯基。
與鄧小平“約定”
1978年5月20日,晚春時節(jié),受命于民主黨籍總統(tǒng)吉米·卡特,布熱津斯基乘坐美國副總統(tǒng)專機抵達北京,磋商中美關系正常化。這是他首次訪華。
布熱津斯基的助手米歇爾·奧森博格告訴他:“趕緊看看誰來接我們,如果是外交部長,就說明中國人把這次訪問升級為更為重要級別了。”
布熱津斯基透過舷窗向外看,見是時任中國外交部長黃華,不禁暗自高興,推斷自己這次訪華應該不會像前一年訪華的國務卿賽勒斯·萬斯那樣空手而歸。
多年后,他依然提起,中美圍繞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的磋商當時似乎難題成堆,其中臺灣問題最為“敏感”,“雙方在這一問題上僵持了一些時間”。
由于兩國領導人的決心,尤其是鄧小平關鍵時刻一錘定音,難題迎刃而解。
30多年后,布熱津斯基對當時與鄧小平的會談依然記憶猶新。“那是一次很長的會談,我們進行了非常嚴肅的對話。”鄧小平在會談結束之際邀請他前往北海公園一家餐廳共進晚餐,這樣的禮遇出乎他的意料,因為這并不在日程安排之中。
布熱津斯基告訴新華社記者,晚餐時,鄧小平表示了訪美愿望。自己高興地對鄧小平說:“當您訪問美國時可來我家用餐,這樣我便有機會來回報您的這頓晚餐,而您也將有機會在一個美國家庭中享用一頓正宗的美式晚餐……他說‘我肯定去’。”
1979年1月1日,中美兩國正式建交。同月,鄧小平訪問美國,并如約來到布熱津斯基家中赴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wǎng)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