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表決不影響中俄關系
就在張高麗訪俄期間,聯合國安理會就敘利亞問題舉行會議,并就一份譴責和要求調查4月4日發生在敘利亞的化學武器攻擊事件的決議草案進行了投票。由于俄羅斯投了否決票,草案沒有獲得通過。中國在表決中投下了棄權票而非反對票。
“(中方)對付諸表決的決議草案沒能凝聚各方共識感到遺憾……安理會剛剛表決的草案,包含了譴責敘利亞境內發生的使用化武行為、要求對有關事件進行調查等中方支持的內容,但部分其他內容完全可以為達成一致而做出修改。鑒于上述,中方對草案投了棄權票。”在表決后的發言中,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如此解釋中方在此次投票中的立場。
這并非中方第一次在俄羅斯投反對票的情況下投出棄權票。清華大學歐亞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吳大輝在個人微博上表示,包括此次決議草案在內,在俄羅斯否決過的8個安理會涉敘決議草案中,中國曾3次投下棄權票。
盡管這一受到西方國家支持的草案并未獲得通過,但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妮基·黑莉(Nikki Haley)卻似乎對表決結果相當滿意。表決后她在自己的個人推特上發帖稱,“對美國來說這是強大的一天,對俄羅斯來說是衰弱的一天,對中國來說是全新的一天,對阿薩德來說則是末日。”
不過,俄羅斯顯然并未因本次表決的結果而改變對中國的態度。
“這次投票具有某種特殊性,主要是因為日前的化武襲擊事件在國際上影響太大,中國的決定多少要考慮國際社會的反應。但這并不會成為中俄在敘利亞問題上立場不一致的開始。” 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西亞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偉建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分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