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巴西利亞8月31日電(記者劉彤楊江玲)當地時間8月31日中午,巴西參議院最終表決通過總統彈劾案,羅塞夫總統被罷免職務,代總統特梅爾轉為總統。
由81名議員組成的巴西參議院當天最終表決結果為61票贊成、20票反對,超過所需三分之二以上票數支持,總統彈劾案獲通過。
彈劾報告指控政府財政存在違法行為,作為政府首腦的羅塞夫犯下“瀆職罪”。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去年12月,巴西眾議院通過了一份彈劾提案,提案指責時任巴西總統的羅塞夫在2014財年中,未經議會批準挪用公共資金,存在財務造假,違反了憲法規定的總統“財政責任”。
總統彈劾案最后階段審理始于8月25日。在巴西聯邦最高法院主持下,控辯雙方在巴西參議院發言并出示證據。羅塞夫8月29日在參議院為自己進行辯護,并要求參議院廢止彈劾案。
今年4月17日,巴西眾議院以多數票通過了對羅塞夫總統的彈劾案。5月12日,巴西參議院全體會議在首輪投票中通過對羅塞夫總統彈劾案,羅塞夫隨即被強制暫時停職,副總統特梅爾出任代總統。8月10日,參議院在第二輪投票中再次通過了彈劾案。
羅塞夫2010年作為勞工黨總統候選人參加大選并獲勝,2011年1月就職,是巴西歷史上首位女總統。羅塞夫在2014年大選中獲勝成功連任總統。
彈劾羅塞夫的原因是什么
羅塞夫被彈劾,并非由于貪腐。對羅塞夫的彈劾報告認為,是因為政府財政存在違法行為。
彈劾報告說,政府在財政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下,要求國營銀行為其代為墊款,這就事實上構成了貸款行為。而法律規定,政府舉債必須事先獲得國會批準。作為國家元首與政府首腦,羅塞夫本人犯有“瀆職罪”。
此間分析人士指出,羅塞夫遭到彈劾的深層次原因是巴西民眾對經濟連年衰退、生活水平下降、腐敗日益嚴重感到不滿。
羅塞夫從政經歷:
2010年3月羅塞夫辭去總統府幕僚長,參選巴西總統,其民意支持一直高于其他八名候選人。2010年10月31日舉行的總統選舉,她在第二輪投票中擊敗中間偏右聯盟的巴西社會民主黨候選人席拉當選巴西總統,并成為巴西首位女總統。
2014年巴西總統選舉,羅塞夫競選連任,于2014年10月5日成功進入第二輪投票,與社會民主黨候選人阿埃西奧·內維斯對決。第二輪投票結果于2014年10月26日晚揭曉,羅塞夫僅以3.2%的微弱優勢擊敗阿埃西奧·內維斯,她定于2015年1月1日迎來第二個任期,任期4年。獲得連任后,羅塞夫面臨一系列棘手問題。第二個任期上任后不久,民調支持率降至一成。
2016年4月17日晚,巴西眾議院513名議員中,367名議員針對彈劾總統羅塞夫的議案投了贊成票,超過三分之二的議員數目,這意味著彈劾總統程序將繼續,彈劾報告將遞交給參議院做出最終表決。這一結果不可逆轉。但當地時間5月9日,眾議院代議長發布公告,決定取消彈劾巴西總統羅塞夫的程序。
5月12日,巴西參議院大比數通過對總統羅塞夫的彈劾議案,使其即時停職半年。總統由副總統特梅爾代理。參議院正式審理彈劾案;在180天內,羅塞夫將暫停總統職務,若最終被彈劾罷黜,將是自1992年的第二位被彈劾的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