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2日,區委書記、區政府區長唐大軍,區委副書記趙光平,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區委新聞發言人楊永芳,區委常委、副區長、區政府新聞發言人周建池參加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扛起新使命 區縣談落實”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江津專場,圍繞“全力建設現代化新重慶樞紐之城”作介紹,并回答提問。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張瓊主持發布會。
▲新聞發布會現場
以產業為基礎 以通道為依托
全力建設現代化新重慶樞紐之城
▲唐大軍作主發布,介紹有關情況。
依江而名,以產而興
因文而盛,乘勢而進
發布會上,區委書記、區政府區長唐大軍開篇用這四個詞推介江津。
“依江而名”,江津因處長江要津而得名,擁有127公里長江“黃金水道”和珞璜、蘭家沱等國家級深水良港,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南向鐵海聯運班列主到發地。
“以產而興”,江津農業有特點、工業有實力、商貿有后勁、開放有未來,是全市唯一擁有裝備制造、食品·糧油加工、工業互聯網三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的區縣,有西部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重慶最大的光伏產業。
“因文而盛”,江津有1800余年建制史,孕育了純樸厚道實干的江津人。江津是重慶首個市級歷史文化名城,重慶歷史名人江津有32人。
“乘勢而進”,江津最大的勢在于,處在“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西部陸海新通道主樞紐的連接點上,港口和通道是最大的資源,產業和開放是最大的優勢。
當前,江津正在借國家戰略之大勢,謀服務全局之新篇。整體推進內陸開放、先進制造、城鄉融合、供給服務“四輪驅動”,全力建設現代化新重慶樞紐之城。
01
乘勢而上
全力建強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主樞紐
放大江津發展“最大優勢”
重慶樞紐港產業園、江津綜保區、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等構筑了江津開放發展的“四梁八柱”,無縫銜接的多式聯運體系具有鮮明的辨識度,中歐、中老、中越、成渝等10余條班列拉近江津與世界的距離,從內陸一隅走向開放的前沿,鐵海聯運2天即可出海出境,國際鐵路班列5天直達東盟,12天可達歐洲。西部陸海新通道江津班列開行實現貨量、貨值連續三年翻番。
如今班列越開越多,物流越來越暢,貿易越來越火。以威馬農機為代表的微耕機、旋耕機等產品出口量全國領先,可謂“江津造、東盟俏”。通過中老泰冷鏈專列,美味的泰國榴蓮運到重慶只需4天且價格親民,讓“榴蓮自由”一度沖上熱搜。
02
借勢而進
著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先進制造業新高地
夯實江津經濟“最強底盤”
工業興,則江津強。我們大抓園區、大抓工業、發展新質生產力,基本形成了汽車及其零部件、消費品、先進材料、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為主導的5大制造業集群,工業總產值超過2000億元。
我們以科技創新推動傳統企業轉型升級,開新枝、發新芽,不斷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我們瞄準新賽道,布局未來產業、新興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把握工業發展主動權,就在10月10日,江津開建西南最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標志著千億級新能源光伏產業園取得新進展。到2027年,工業總產值力爭突破3000億元。
▲2024年10月10日,年產3GW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西南基地項目正式開工。記者蘇盛宇 攝
▲江津擁有世界第一大型工業齒輪重齒齒輪。圖為重慶齒輪箱有限責任公司工人正在作業通訊員 賀志付 攝
03
順勢而為
著力打造城鄉融合發展宜居宜業新高地
鋪展江津城鄉“最美畫卷”
江津是“萬里長江入渝第一區”。我們扛起“上游責任”,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讓一江清水向東流,魚翔淺底、沙鷗翔集成為最美江景。
四面山擁有地球同緯度最大的原始常綠闊葉林,被聯合國專家譽為地球上難得的“天然物種基因庫”。愛情天梯、千年古鎮、傳統村落、神秘莊園等期待大家尋幽探奇、體驗打卡。
江津是一塊神奇土地,土壤90.2%富硒,是中國生態硒城。7所高校、8萬高校學生,為江津發展注入青春活力。市郊鐵路江跳線客運量累計突破2000萬人次,“軌道上的都市區”帶動江津每天對外通勤超10萬人次,“津鷹計劃”匯聚天下英才,構筑起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試問江津好不好:“此心安處是吾鄉”!
▲江津四通八達、陸海并進,交通便利。圖為市郊鐵路江跳線 記者 賀奎 攝
04
蓄勢而起
著力打造服務高品質生活新高地
全面豐富江津“最優供給”
我們致力以江津的樞紐優勢和資源稟賦,建設服務主城、服務西南的“通道后花園”。
江津有10個大型專業市場,雙福國際農貿城更是西南地區最大的“菜籃子”“果籃子”。江津,每天車水馬龍,重慶80%的生鮮、水果、蔬菜,從這里集采分撥;我們有全市最大的糧油食品加工基地、西南最大的清香型白酒基地。江津“開門”保供,讓這座城市有著不一樣的煙火氣。我們還有上億年的江津硒玉,有風格各異的特色民宿。江津,正全力打造有看頭、有耍頭、有買頭的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
潮起大江,大道同行
美麗的江津山水相依
開放的江津百業并舉
今天恰逢江津撤市設區18周年
砥礪前行18載,風華正茂再出發!
感謝社會各界對江津經濟的關心支持
感謝媒體朋友對江津鼓勁加油常到
江津走一走
一定活過九十九
大江要津、開放江津樞紐之城歡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