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表示,目前全國固定帶寬平均速率為4.25兆,為提高網速降低資費,希望引入民營資本競爭,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加大各企業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
市場供給不足致網費高
4月14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時,提出我國存在“網費貴、網速慢”的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當時回應稱今年將加快4G建設,大幅提升網速的推進力度。
在此次發布會上,聞庫介紹說,工業和信息化部一直在通過推動電信資費改革、鼓勵競爭的方式來促進電信資費的下降。據統計,2014年與2011年相比,我國移動流量資費下降了60%,寬帶資費水平下降了約30%。
聞庫說,這個下降的幅度跟社會期望和用戶要求仍有一定差距。而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而言,市場供給不足是資費高的原因之一。
推動通信基礎設施共享
對于供給不足問題,聞庫表示將著重通過加大投入來解決。
“由于我國去年剛剛啟動4G,投資還沒有見效益,普及率與國際相比還在進一步提升,成本降低和充分競爭還有進一步的推動空間。”聞庫介紹說,加大投資建設4G,建設全光網絡城市,大力發展4G,盡可能地將現在的一些移動用戶轉移到4G網絡上來。如果發展勢頭良好,今年將突破2.5億4G用戶的目標。
在固定寬帶方面,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大“光進銅退”的改造,通過淘汰銅線寬帶推廣光纖寬帶來提高網絡暢通能力,降低每一個單位流量包的造價。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工業和信息化部希望推動共享機制,促進各通信公司實行基建共建共享,通過共享機制,降低通信企業的運行成本,也為降價省出空間。
此外,聞庫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通過加強管理,不斷優化網絡、內部管理流程,降低運行成本,創造資費下調的空間。
引入競爭降低網絡資費
針對資費問題,聞庫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通過引入民資進入通信市場、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多家通信公司進小區以及加大共建共享來推動網絡資費下降力度。
據聞庫介紹,2013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開放了虛擬移動轉售業務。而2015年,將在十幾個城市試行引入民間資本開放本地接入業務,即允許民間資本進入家庭寬帶業務,以擴大對這個領域的投資,引入競爭。目前該業務已經吸引了數百家企業申請。
此外,推動城市老舊小區改造及推行多家通信公司進小區也是工業和信息化部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在此次發布會上,聞庫呼吁各個小區的物業管理及業主委員會能夠支持響應多家通信公司進小區工作。而多個公司進了小區之后,老百姓(603883)還有選擇余地,形成競爭,促進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