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閩南網訊 漳州市區建元路某餐飲店老板王先生最近碰到了一件怪事,每隔半年,就有一個自稱是薌城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男子,背著噴霧器主動上門消毒,并收取60元消毒費,可是最近他才知道,原來上門消毒并收費的人,其實并不是疾控中心的。昨天,他撥打海都漳州通2050110說,自己被忽悠了。
記者調查采訪發現,上門消毒的是“薌城四害消毒服務部”,2002年以前,是薌城區衛生防疫站的一個部門,屬事業單位,后來改制了,變成了個體單位,與薌城區疾控中心已無關系。
薌城四害消毒服務部法人代表楊智民稱,他們提供有償消毒服務是自愿的,并沒有強制。不過薌城區疾控中心有關人士說,薌城區四害服務部在提供服務時應解釋清楚,以免讓人誤會。
市民反映:有人冒充疾控中心人員收消毒費
王先生在建元路店開店兩年多以來,每隔半年就有一名男子身背噴霧器,自稱是薌城區衛生部門的工作人員,主動上門到店內進行有償消毒,然后一次性收取半年的消毒費60元。“他們只有在收錢的時候才出現,實際半年只來消一次毒。”消毒完后,消毒人員還提供了正式發票,收費單位為薌城四害消毒服務部。
王先生說,因該消毒服務部辦公地點在修文西路,薌城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大門旁,且該店面招牌上還標注稱該服務部是原薌城衛生防疫站門市部,因此,王先生一直以為消毒人員是薌城區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以為餐飲店必須強制定期消毒,交了多次消毒費。
昨天,記者經過調查發現,漳州市區建元路、勝利路、鐘法路多家餐飲店已被收取消毒費多年。市區勝利路一家沙縣小吃老板說,他去年6月份開店至今,已交過兩次消毒費。今年1月初,一名身著工作服、背著噴霧器的男子主動上門提供室內消毒,因店內十分整潔,該老板拒絕接受消毒服務,但他以為消毒人員是薌城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必須強制消毒,最終還是交了60元的消毒費了事。
鐘法路鑫隆燉品老板說,自從該店2006年開業以來,每隔半年,都會有自稱是薌城區衛生部門工作人員的消毒人員主動上門服務,“主要就是在廁所和地板上噴一下藥水。”
薌城區疾控中心:個體戶所為與疾控中心毫無干系
薌城區疾控中心副主任張志魁說,市民反映的收取消毒費一事,系薌城四害消毒服務部所為,疾控中心并沒有開展此項業務,且消毒費不在漳州市衛生防疫收費標準之內。“只有在傳染病流行的時候,我們才會主動上門提供消毒服務,但這是政府提供的免費消毒服務。”
據張志魁介紹,2002年以前,薌城區衛生防疫站是一家集體所有制事業單位,該站設有疾控、衛生防疫、消毒等部門。但2002年改制以后,消毒部門從中脫離出來,成立了薌城四害消毒服務部,實行個體制,獨立經營,與衛生機構已沒有直接的關系。
此前,薌城區疾控中心也多次接到市民反映有人打著疾控中心的幌子在收取消毒費,疾控中心也多次要求薌城區四害服務部在提供服務前務必先解釋清楚,以免引起市民誤會。
薌城四害消毒服務部:消毒是商家自愿,沒有強制收費
昨天下午,薌城四害消毒服務部法人代表楊智民告訴記者說,他們所提供的消毒服務,是出于自愿原則,并沒有強制收費。
楊智民介紹,薌城四害消毒部門獨立經營后自收自支,為養活隨之轉移的20多名工作人員,原薌城區防疫站為其無償提供了現薌城區疾控中心大門的辦公場所,隨后該消毒服務部在漳州市區開展起了室內、室外有償消毒服務,主要提供蒼蠅、蚊子、蟑螂等消殺服務,并于2003年9月份向薌城區物價局報備了相關收費標準。按照消毒面積及服務時間,每次的消毒費一般分為5至10元、10至15元、30至40元三檔。
“收費是采取自愿的原則,我們每次上門服務都有登記。如果商家不愿意接受消毒服務,我們也沒有強求。若是消毒人員上門服務時,沒有解釋清楚引發誤會的,我將對其進行教育。”楊智民說。(本網記者林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