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塔,也就找到了家
海都閩南網訊 站在晉江深滬有名的“番兒樓”(閩南語,一棟塔頂歐式建筑)前,昨日“冰冰”笑得很燦爛。
為了尋兒時記憶里的這個塔,為了回塔邊上的那個家,這艱難的回家路,她走了20多年……
5歲,因為家里窮被送人,遭虐待,她跑回了家。8歲,獨自游玩被人販子拐騙,被賣到安溪蓬萊當童養媳。15歲,她逃脫出來想再次跑回家,卻已尋不到回家的路。
一路流浪,一路尋找回家路,陰差陽錯到了北京,她用借來的身份“程霞”,開始打工賺錢,在那里她收獲了愛情,因為沒有戶口,兩人結不了婚,這個從小到大都在和命運抗爭的女孩決定南下,憑著兒時的記憶,繼續那年少時的尋家夢。
終于,在邊防官兵、微博、媒體的幫助下(本報曾做連續報道),冰冰回到了那塔邊上的家。
坎坷流浪史 受虐待被拐賣
昨日中午,我們隨“冰冰”來到晉江深滬鎮南村,這里是她兒時的老家,“冰冰”的到來,讓小村像過節一樣熱鬧,老街坊們嘮叨講起了她的童年。
“冰冰”小的時候,家里兄弟姐妹多,父母都做苦力,家庭條件不好,養活一家人不容易,“冰冰”5歲時,就被父母送給深滬港富村另外一戶人家。
“因為不是親生的,又是女孩,那個養父一直對她不好,還拿燒紅的烙鐵去燙她的腳,小孩的腳被烙得傷痕累累……”后來,“冰冰”跑過2個村,跑回了家。
如今,當年的那個養父早已不在人世,養母也已改嫁他方,不知蹤跡。“冰冰”本人對于這段往事,似乎印象不深,或不愿談及,但她右腳腳面上依然保留著被燙傷的痕跡。
那一年,冰冰剛剛8歲,她的父母打算新學年就送冰冰去上學,沒想到她被人販子拐走了。冰冰的姐姐說,冰冰排行老三,生于1983年,發現冰冰不見后,父母到安海等地找了很多天,還報了警,后來找不著就放棄了。
“冰冰”記得自己被拐賣了3次,最終被賣到安溪蓬萊鎮一戶人家做童養媳。那戶家人對她也不好,最關鍵的是不讓她讀書。15歲時,冰冰借機逃了出來,只是那時她早已尋不到回家的路了。冰冰流浪到了北京,沒讀過書,她只能從事最簡單的衛生清理工作,就連現在的身份“程霞”,也是她找朋友借來的身份。
艱難回家路 兩次南下尋親
“老家有座塔,塔邊上就是我的家,家旁邊還有小廟、小池塘,走不遠就是海邊……”兒時關于家的記憶,深深印在了“冰冰”的腦海里,這也成了她成年后尋找回家路的唯一線索。
泉港,惠安,晉江金井、龍湖,石獅永寧、蚶江,從去年6月開始,“冰冰”一一到這些地方打聽詢問。直到去年6月29日,經過對比,認為家應該就在石獅海邊,“冰冰”向石獅警方報警求助。
但尋親無實質性進展,冰冰當時幾乎絕望了,她在公安機關留下血樣采集DNA后,便回到了北京。
等冰冰回到北京后,家住晉江深滬的陳家姐妹,才聯系上她。原來,在冰冰來泉尋親期間,陳家正在為最小的兒子辦婚禮,沒有留意報紙及電視臺的報道。后來,是一個朋友告訴他們尋親的事件。
通過QQ視頻聊天,“冰冰”和陳家姐妹第一次見面,雙方都覺得很像,而且關于塔和廟的描述也很相近。視頻聊天一個多月,去年9月中旬,“冰冰”決定再次南下,到晉江深滬認親。到陳家后,“冰冰”就已經認定找到了家,果然,DNA鑒定結論再次確認了他們之間的血緣關系。
雖然父母一直想留冰冰在身邊,但她已經習慣了北京,如今她等戶口問題解決后,就帶著身份證回北京,和男朋友登記結婚?!斑@里是我的家,以后我和丈夫會經常回家……”(本網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