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了點小雨,但由于路面不平,積水難排,這樣的地方泉州市區還有很多
海都閩南網訊 泉州市衛生考評中心日前組織巡查市區道路積水情況,共發現158處積水點。其中,津淮街與淮秀路交叉口,豐澤豪園前人行道,豐澤街與坪山路交叉口以及省道307線中國閩臺緣前,4處積水嚴重的路段,正在陸續組織改造,預計雨季前解決積水問題。
泉州市市政工程管理處有關負責人介紹,路段積水共有三大元兇:道路瀝青化改造后,路面標高不一致;道路使用年限已久,路面下沉;人為破壞,堵住雨水口等。今后,涉及該部門的積水點,他們將按照輕重緩急,對市區較為嚴重的積水點逐一改造。
158處積水點將逐一改造
昨天上午9時許,雨才下了半小時左右,市區津淮街與淮秀路交叉口已現積水現象。施工人員正在現場挖掘,打算重新在此設一個雨水口。
市政工程管理處有關負責人介紹,道路瀝青化改造后,淮秀路與津淮街地勢較低,容易造成積水現象。一旦下大雨,這里的積水預計要一周左右才能消退,屬于嚴重積水地段,急需改造。除此之外,豐澤街豐澤豪園前人行道、豐澤街與坪山路交叉口以及省道307線中國閩臺緣前,也存在積水較嚴重現象,其中,豐澤豪園人行道路段積水點已完成改造,另外兩處改造則將于近期陸續實施,都將在雨季來臨前完工。
而根據泉州市衛生考評中心此前巡查發現,市區下雨后出現積水的路段達158處,涉及市政工程管理處、公路局、區級管養部門等多個部門。
泉州市市政工程管理處有關負責人說,道路瀝青化改造后,由于銜接的兩路段標高不同,水排得比較慢,容易造成積水。同時,道路使用年限已久,路面下沉,也是道路現積水的一大原因。由于涉及改造資金等因素限制,對于其他屬于該中心管轄的地段積水現象,他們將按照輕重緩急,逐一實施改造。
雨水口被堵嚴重 2公里兩千袋垃圾
泉州市市政工程管理處有關負責人介紹,雨水口遭人為破壞,出現堵塞現象,也是積水的一大緣故。目前,他們已組織對市區市政道路雨水口進行清淤。
昨天上午,記者在市區泉山路,工作人員正在路段對雨水口進行清淤,好幾個還沒清淤的雨水口內盡是垃圾,約七八十厘米,快與路面同高?,F場施工人員小辛介紹,按正常情況,雨水口內應該只有泥沙,可根據他們這兩天清淤的情況來看,雨水口內的垃圾,不僅有落葉,甚至行道樹的樹根都伸到雨水口內,得用工具慢慢清理,幾乎每個雨水口都可撈出15袋垃圾,每袋垃圾達25~35公斤左右。
小辛介紹,此前他們在清淤時,還發現居民糞便排污管直排入雨水口,甚至有瀝青脫粒掉入雨水口,無法正常清淤。單是省道307線新華北路至少林路劍影學校路段,不過2公里的路段,就清了2天,共清出2000袋的垃圾,整個工作量十分大。
泉州市市政工程管理處有關負責人表示,雨水口里的垃圾“五花八門”,除了紙杯等生活垃圾,還有許多落葉被掃進雨水口,讓雨水口“不堪重負”,即使他們一年對雨水口清淤兩三次,也無法真正解決問題。他提醒,市民盡量不要亂扔垃圾進雨水口,免得堵住雨水口,造成積水現象。(本網記者 陳麗娟 謝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