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和張繼科,同是1988年出生的乒乓球選手,這兩位曾被視為國乒“雙子星”的大滿貫得主,正面臨著不一樣的題目。
馬龍狀態正佳,在日前落幕的中國乒乓球公開賽男單決賽中,他戰勝比自己小9歲的樊振東奪冠,職業生涯第七次獲得該項賽事冠軍。馬龍用一場淋漓盡致的勝利,證明了自己的強大實力。
而張繼科稍顯落寞。在香港公開賽之前,他已經半年沒有打過比賽,世界排名到了100名開外。復出后的張繼科要從資格賽一場場打起,卻因尚未找回自己的最佳狀態,接連遭遇了正賽“一輪游”。
站在30歲的門檻上,馬龍和張繼科兩個人競技狀態雖然相差很大,但他們對乒乓球的熱愛卻是相同的。
馬龍勇敢面對年輕人的挑戰,在沖擊中讓自己的技戰術和心理素質變得更加強大,擺在他面前的題目,是如何更好地延續自己的職業生涯,在不斷向前探索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技戰術發揮到極致。
張繼科需要回答的題目,則是如何從低谷中找尋自己的位置。他在不被外界看好的情況下選擇復出,像新人一樣一場一場去拼,同樣需要勇氣。
就像張繼科在采訪中所說的那樣,這是他的“第二次奮斗”。經歷過種種考驗的張繼科變得更加成熟了,因為他能夠遵從內心的召喚,真正享受這項運動帶來的快樂。
面對題目,馬龍和張繼科兩名選手會如何作答,讓人期待。
其實,無論是馬龍還是張繼科,他們對項目的熱愛,對比賽的珍惜,都是國乒寶貴的財富,足以給年輕球員帶來啟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