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捷運(地鐵)藍線綜合規劃案的審查在臺當局卡了9個月,選舉期間也成為關注話題。臺當局行政機構30日宣布核定臺中藍線綜合規劃、臺鐵海線雙軌化可行性研究。臺灣中部地區藍綠陣營皆表示肯定,但臺當局與地方的經費分配仍引發爭議。臺中市長盧秀燕30日表示,這是臺中市民在今年選舉結果給臺當局強大的民意促成,是“市民的勝利、市民的勝選”。但臺行政院長陳建仁卻稱,臺中市政府當時所提出的計劃,無論在站址、路線或經費暴增,及捷運和公路間的互相影響上有很多爭議,因此經過溝通協調才會核定計劃。國民黨“立委”江啟臣、準“立委”顏寬恒皆認為,與高雄捷運獲得的臺當局補助比例相較,高雄市僅負擔四成經費,臺中市卻負擔六成,明顯虧了。
盧秀燕昨天則首先感謝廣大臺中市民,也感謝臺行政機構負責人陳建仁、副負責人鄭文燦在“看守內閣”期間,因體會到選舉完產生的民意,愿意有所作為。臺中接下來將盡快確認相關計劃,并啟動龐大作業。
國民黨臺中市“立委”當選人黃健豪、羅廷瑋、廖偉翔,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林家興舉行記者會指出,選戰結束,臺當局行政機構立刻核定通過,完全打臉民進黨“立委”過去的說辭。要不是選舉年,民進黨當局大小眼,很可能臺中捷運去年已通過核定。
廖偉翔還提出臺中捷運藍線三大訴求,優先發包捷運藍線的細節設計規劃案,經費不足部分,臺行政機構用第二預備金辦理;2025年預算,臺交通主管部門須編列藍線細節設計經費;最后,大工程未發包,小工程先進行。黃健豪要求,臺行政機構不應該對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待遇,呼吁捷運藍線能盡快動工。
江啟臣指出,捷運藍線總經費1615.14億元(新臺幣,下同),臺當局負擔42%,約675.59億元,但臺中市府必須負擔939億元,約為總經費六成。未來不只是市政府沉重的財政負擔,恐將排擠其他重大建設。反觀高雄市卻可因財政欠佳而獲六成臺當局補助,顯然是“懲罰好學生”,未來除了會繼續和臺當局爭取預算,也會請臺當局檢討重大建設補助方式。
顏寬恒也說,高雄捷運黃線和小港林園線,臺當局負擔六成,地方僅負擔四成。臺中捷運藍線卻正好相反,地方必須負擔近六成,相當不公平。希望臺當局立法機構不要大小眼,他未來進入臺立法機構后,會繼續爭取預算來減輕地方政府負擔。
而針對臺中捷運藍線預計工期10年,全臺商總主席賴正鎰則表示“實在太久!”他認為,臺中市想成為大城市,不能光靠捷運綠線,必須借由藍線與綠線形成十字路網提高運量,才能帶動城鄉發展,呼吁應縮短工期、提早開工。
在臺中捷運藍線獲臺行政機構核定之后,其他藍營主政縣市也紛紛向臺當局喊話。新北捷運三環六線等多案還卡關,市長侯友宜30日表示,希望臺當局與地方一起合作不斷往前走。桃園市長張善政也指出,桃園人口急速成長,急需軌道建設。基隆市長謝國梁則認為,臺當局與地方即便黨派不同,也依然能攜手合作,基隆捷運第一階段推動進度目前看來沒太大問題。(海峽導報記者 林靜嫻 整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