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左二)昨天率臺“行政院長”陳沖(右二)、“立法院長”王金平(左)、“考試院長”關中(右)共同宣布年金改革方向,并在明年一月會提出具體改革方案,送“立法院”審議。
公務員退撫制度將有極大改變。臺“銓敘部長”張哲琛昨天指出,為解決退撫基金破產危機,“銓敘部”研議把公務員領月退金的起始年齡再延后5歲,由目前85制改為90制,即年滿65歲、資歷滿25年,或滿60歲、資歷滿30年才能領月退,估計受影響的公務員共28萬多人。
90制的新制還有“減額月退金”的制度,即年資符合、但尚未達到退休年齡,可提前領月退金,每提前一年,少領4%月退金,最多可提前5年。若年資滿30年,最年輕可在55歲領月退,但每個月要少領兩成,持續(xù)到身故。此外,若年資符合,但不滿55歲,可先退休但不能領月退金,等符合年齡條件,再開始領月退金。
“銓敘部”退撫司司長呂明泰指出,去年公務員月退才由75制改為85制,并有10年過渡期,即逐年延長月退起支年齡,到2021年才完全實施。退撫新制原則上不溯及已退休者,但月退改為90制,到底只適用新進人員,或在職人員也適用,仍在研議;若在職人員也適用,一定會比照85制,同樣設過渡條款,不會馬上把起支年齡延后5歲。
呂明泰說,“銓敘部”曾粗估,改85制到10年后完全實施,頂多每年省下幾十億元(新臺幣,下同);若再改為90制,年省金額更少,精確數字還沒估算出來。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昨天審查退撫基金明年收支預算,張哲琛說,方向包括延后月退起支年齡;由確定給付漸進改為確定提撥制;及降低退休所得替代率,由目前上限95%,降為70%到80%。退撫新制預定今年底提報“考試院會”審議,但還要修改“公務人員退休法”。
年金請領年齡門坎 擬改65歲
臺當局年金改革列車啟動,“行政院”改革小組召集人江宜樺昨天宣布適度提高費率等五改革面向,他也表示“65歲是年金請領年齡非常重要的門坎”,透露未來各式年金改革,請領年金門坎可能都將從65歲起算。
江宜樺說明五大改革面向,包括所得替代率將合理調整給付、減輕年金財務負擔;保險費率將適度提高,反映保險成本;檢討退休年齡與給付計算基準;提高基金收益以挹注財務;以及臺當局負最終責任。相較現制,未來勞保、軍公教的年金,將朝“多繳、領少、晚拿”方向修訂,以確保各式年金永續(xù)長存、避免債留子孫。
根據政院向馬英九簡報的數據,德、英、美等現制已是從65歲才能領,仍進一步將領年金年齡門坎調高至67、68歲不等;日本則是在2000年時,將請領門坎自60歲調高到65歲。江宜樺昨天表示“臺灣情況類似日本”,顯示高層可能已定調為“65歲”。
對于“臺當局負最終責任”,江宜樺解釋,當局當然會做最后的保障者,畢竟不會容許相關年金制度垮掉,否則將使民眾對當局失去信心;不過他也指出,“在最后關頭,必要的手段才會啟動”。
昨天馬英九召集“行政院”、“立法院”、“考試院”協(xié)商、確立原則后,江宜樺隨即在“行政院”舉行記者會。他表示,將于明年一月提出年金檢討方案,并敦促相關部會于檢討方案出爐后速提修“法”草案,希望能趕上“立法院”下會期審議。
江宜樺也再次解釋世代包容等改革構想,“要將所有年金檢討一年內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任務”;當局會嚴肅面對老年經濟安全保障課題,審慎研擬方案;擬定過程會廣征意見、舉辦公聽會,還將設專線電話與電子信箱,讓民眾表達看法;改革小組也會逐一拜會“朝野”黨團爭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