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彭于晏入行10周年也是多產的1年。從暑假的《寒戰2》、10月的《湄公河行動》到目前正在熱映、票房近9億元(人民幣,下同)的《長城》,計有6部電影上映,更憑《湄公河行動》創下入行以來票房最好的成績(11.84億元)。
據臺灣《旺報》報道,彭于晏個人票房成績已近33億元(約新臺幣156.22億元)。2017年,即將迎接35歲的他,仍有多部新片和觀眾見面,包括1月28日上映的《乘風破浪》以及之后的《悟空傳》、《明月幾時有》等片,以扎實的表演功力,詮釋3個反差極大的角色,將再度刷新觀眾認知。
彭于晏在《危城》中演大胡子流浪客。(圖片來源:臺灣《旺報》)
彭于晏自稱是“體驗派演員”,無論是警匪片、古裝片、動作片,他總希望從中真切體驗到更多的東西。與其說他是拍1部戲得到1個技能,不如說他是試圖在每個角色身上看到一個新的世界:“我拍電影就像是在參加真人秀,不過我只把結果拿給大家看,過程是我自己的財富。”(中國臺灣網 盧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