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還未實行醫生年薪制之前,我一個月獎金、績效算進去,可以拿6000多元,一年折合起來就是7萬多元。實行醫生年薪制后,去年,我的績效考核為80分,拿到年薪20多萬元。”這是我市實行醫生年薪制后,尤溪縣中醫醫院內科主任醫師毛祖冠獲得的紅利。
“自從2013年尤溪醫院對所有醫生實行年薪制后,醫院就將工資總額50%左右的‘大蛋糕’給醫生,用年薪制‘買斷’了醫生的處方權,讓醫生桌下的‘灰色回扣’變成桌上的‘陽光年薪’。”6月2日,尤溪縣醫院院長楊孝燈對世衛組織官員介紹體會。
尤溪縣是我市人口最多的一個縣,總人口42.5萬人。全縣有公立醫療衛生機構21所,其中縣級公立醫院2所。為了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客觀評價醫生勞動成果,2013年,我市在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中,引入了一套全新的機制——醫生年薪制。即醫生工資按月預撥、半年初評、年終總評,不與醫院經濟收入掛鉤,并切斷醫生與醫藥代表的利益鏈。同時,實行醫生工資與完成醫療工作量、醫療質量、醫德醫風和社會評議等相掛鉤的做法,并將考核結果作為兌現薪酬的依據。
尤溪縣醫院全院年薪制按照醫生(技師)、護理(藥劑)和行政后勤管理團隊分別占工資總額的50%、40%和10%的原則進行分配,并實行“工作量百分制考核”、“工作質量百分制考核”兩個“百分制考核”。
“我們醫院采取按月預發、年終結算結合的辦法。年終結算通過工作量、工作質量年度考核兌現,實行科室或專業組二次分配。按月預發根據當月全院醫務性收入情況,按照醫生、護理、行政后勤管理團隊各系列工資總額分配比例發放。而醫生們要拿滿年薪,必須通過六大類40項績效指標考核。”楊孝燈解釋說。
這個績效考核,在毛祖冠他們眼里,就是一紙緊箍咒。醫生年薪制后的薪酬資金,完全來源于醫院的醫務性收入,包括診療、手術、護理、床位等收入,這大大調動了醫生們的工作積極性。毛祖冠說:“年薪制以后,醫生的收入已經是陽光了,現在醫生開大處方的事情,基本上被遏制。”
實行年薪制以來,2014年,尤溪縣醫院、縣中醫院院長年工資分別為26.44萬元、25.79萬元,縣醫院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治醫師、住院醫師年平均工資分別為19.5萬元、15.72萬元、11.52萬元、7.88萬元,縣中醫醫院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治醫師、住院醫師年平均工資分別為16.25萬元、12.89萬元、10.61萬元、7.48萬元。(記者 劉莉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三明泰寧影視研學基地迎來首批研學學子2025-05-0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