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是一桿秤。開展主題教育以來,大田縣牢記重要囑托,深入踐行“四下基層”工作機制,始終堅守人民立場,將巡察監督著眼點放在廣開言路、傾聽民意上,切實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連日來,大田縣委巡察干部進社區、入民居,走進18個鄉鎮、8個社區的街頭巷尾,面對面訪民情、聽民意……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
作為在全省率先建立和推行縣級巡察制度的地區,大田縣因地制宜,不斷深化拓展村(社區)巡察監督質效,推動巡察向村(社區)延伸,發現并解決群眾最關心關注、反映最強烈的問題,讓群眾切實感受到監督就在身邊,收獲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9月21日,走進大田縣石牌鎮上坡村,原先的簡易木橋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帶防護欄的水泥平板橋,村民出行更加便利,到村里玩樂的游客也變多了。
這樣的變化得益于大田縣深化村(社區)巡察工作,堅持把抓好巡察整改作為重要政治任務,針對巡察中發現村級黨組織在落實脫貧攻堅、污染防治、鄉村振興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強化責任擔當,推動整改落實,不斷把巡察監督“探頭”延伸至村級“神經末梢”。
2021年3月,大田縣委對上坡村開展重點村巡察,發現因武陵溪穿村而過,自然隔開了曲坵后片區與村中心片區,過河需要繞行至2千米外石拱橋。村民為圖方便,自行用木板搭建了一座簡易橋通行,既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也讓村里經濟發展受限。
“我們召集了鎮、村相關人員共同商討解決,最終在巡察期間達成了由群眾無償讓出部分地塊、村委會爭取補助資金的解決方案。”大田縣委巡察二組組長陳玉榮介紹。在多方努力下,上坡村投入資金20余萬元,修建起一座帶防護欄的水泥平板橋,解決了村民出行難的問題。
針對巡察組提出的上坡村鄉村振興事業有待加強、推動解決民生問題力度不夠等問題,石牌鎮黨委和上坡村黨支部主動扛起巡察整改政治責任,結合發展現狀、區位、資源稟賦等基礎條件,積極策劃發展城郊旅游,對河兩岸步道進行改造提升,建設網紅魚鱗壩、水上樂園、兒童樂園、溫泉體驗區、草莓園、仙草驛站等游樂項目。
“去年8月,村里成立了村集體企業大田縣泉韻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讓社會資本和村民參與到鄉村旅游新業態中。”上坡村黨支部書記黃興暖介紹,公司于去年“十一”黃金周正式運營,期間接待游客約5.5萬人次,實現經濟創收18萬元,增加村民就業崗位50余人次。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大田縣委巡察組緊盯群眾“身邊事”,將被巡察黨組織為民排憂解難情況作為巡察重點,通過走村訪戶,深入群眾家中,詳細了解各項惠民富民政策與措施的落實情況,精準破除民生難點堵點,切實推動解決群眾的“憂心事”。
“我的申請材料已經提交成功了!我住院71天,一共能拿到津貼2840元,真的謝謝你們的幫忙!”8月30日,距離巡察結束還有1天,大田縣委巡察一組干部王欣接到了太華鎮華溪村村民陳某的道謝電話。
十年前,陳某在打工時被掉落的大石壓倒,導致腰椎骨折高位截癱,被鑒定為肢體二級殘疾,基本喪失了生活自理能力,一家人僅靠低保補助金及殘疾人生活補貼過生活。今年6月,陳某因久坐導致右骶骨IV度壓瘡,皮膚潰爛不愈入院治療。反復的病情、經濟上的壓力,讓他和妻子心力交瘁。
“你有申請殘疾人重大疾病疊加保險嗎?這是縣殘聯為一、二等級的殘疾人購買的保險,住院期間每天有40元的津貼。”7月26日,大田縣委巡察一組到陳某家中走訪時,向他介紹了相關惠民政策,并幫助他梳理好所需的申報材料,緩解了他的經濟壓力。
新一屆縣委巡察工作開展以來,大田縣委巡察機構已完成對15個重點村、123個一般村巡察,發現并反饋問題691個,已完成整改681個,整改率達98.6%;針對事關民生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共向有關單位移交立行立改問題98個,已全部完成整改。
大田記者站 葉紫妍 通訊員 林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