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時候,南昌街頭發生一起事件,一名女子因瑣事與他人吵架,在街頭撞車尋死,共撞了六七輛車,車速不快,女子沒有受傷,倒是嚇得這些司機一身汗。
3月17日,浙江永康再次發生類似事件,一對情侶為表達忠貞愛情,直接躺在馬路中間,結果被撞成重傷。
“自己不想活,還禍害司機。”這是大多數有車一族看到此類新聞時,最想說的話。有車一族擔心的是,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車禍,不僅可以要賠錢,還有可能惹上牢獄之災。他們心中最大的疑惑是:遇到此類事件,責任如何劃分呢?
躺馬路等“自殺式”撞車頻頻發生
去年10月,南昌翠苑路發生奇怪一幕,一名中年女子瘋狂往正在行駛的汽車上撞,一輛又一輛車緊急剎車避讓。
“我當時看到她哭著往一輛小車上撞,幸好司機及時剎車。”目擊者李女士說,中年女子隨后又往另一輛車上撞,總共撞了六七輛車。由于現場靠近紅綠燈,路過汽車車速都不是太快,均及時避開了中年女子。緊接著,中年女子直接睡在了馬路中間。隨后,民警趕到現場,將中年女子帶回派出所。經查,事發前中年女子因瑣事與他人發生爭吵,一時氣不過就做出過激行為。最后,中年女子被家人接走。
這則發生在南昌街頭的尋死事件由于沒有發生嚴重后果,并未引起太多人關注。而接下來這起躺在馬路上“自殺式”撞車事件,引來一片爭議。
3月17日凌晨,在浙江永康,一對情侶酒后吵嘴,女方認為男方不愛她了,除非兩人一起躺在馬路上。于是二人就賭氣躺在了馬路上。然后他們被車撞了,雙雙重傷!一個全身多處骨折,一個徹底失去意識。
“這不是禍害人嗎?深更半夜躺在馬路上,司機一不小心沒看到,這車就撞過去了,賠錢不說,還有可能惹下牢獄之災。”“我覺得這對情侶是自己在尋死,司機不應該為此承擔責任!”“車撞了人,無論如何,都得賠錢。”事發后,網友評論異常激烈,尤其是有車一族在擔心,這類事件如果遭遇到自己身上,該怎么辦呢?
3月24日,一則消息稱,因患前列腺炎,誤認為自己無法生育,四川男子劉某帶著妻子開車尋死,事故造成1輛摩托車、7輛轎車和1輛公交車受損,造成多人不同程度受傷。
躺馬路上屬自殺,死傷責任自擔
“年輕情侶是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對于躺在機動車道上的損害后果理應能夠預料到。他們賭氣躺在馬路機動車道上的行為,應可認定為自殺行為,對于損害結果的發生存在故意。”采訪中,大成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鄔文輝認為,對于行人故意造成自身傷害的行為,司機不承擔任何責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對行人和非機動車的保護,但這并不意味著無限度的寬容。如果交通事故是由駕駛人或行人一方故意造成的,再讓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顯然是不合情理的。
另外,年輕情侶的賭氣行為不僅傷害到自己的生命健康,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道路交通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行人應當在人行道內行走,沒有人行道的靠路邊行走。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占用道路從事非交通活動。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規定,處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基于事故所發生的時間是凌晨,且從報道的情況看,應該是未造成他人的人身和財產嚴重損害,否則,二人可能還會受到治安管理處罰。
如致追尾,當事人還得面臨賠償
在接受采訪時,有法律人士認為,面對突如其來的事件,司機第一反應就是剎車,以躲避撞倒人,但由此而引發的事故就是被后車追尾。
此前,九江一對夫婦在浙江高速公路上,妻子在車內慘遭丈夫施暴后竟為尋死而橫臥高速路,貨車司機王先生在發現路中間趟著一名女子后,馬上急踩剎車躲避,不幸的是,他因為剎車過急,遭到后方車子追尾。對于這類事件由此引發的追尾事故,責任又該誰承擔呢?
“如果因為對方的任性做法,導致正常行駛的貨車為了躲避他們而緊急剎車,并因此致其他車輛發生追尾等交通事故,按照侵權責任法的規定,引起險情的當事人要承擔相應賠償責任。”律師認為,對于機動車一方而言,道路上出現意外情況,應盡到必要的注意義務,而且在行駛過程中保持足以采取緊急制動措施的安全距離。如果后車因未保持安全距離導致追尾等事故,后車也應承擔相應責任。具體責任認定還要依照交管部門出具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來確定。此外,如果貨車因避讓而對第三人造成傷害,或翻車造成自身或貨物受損,造成的損失應由尋死的當事人承擔。
行人橫穿馬路被撞該擔啥責?
“行人橫穿馬路,也必須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采訪中,針對南昌街頭行人橫穿馬路現象,多數有車一族提出自己的看法。
“行人沒有走人行道,理應受到懲罰。”論壇調查顯示,超九成網友紛紛為機動車司機“喊冤”,幾乎一邊倒支持行人負責。網友給出的理由主要是,行人違反交通規則在先,“哪怕出了事也不能怨司機”。僅有不足一成網友表示“司機負責”,行人是道路上的弱勢群體,機動車理應避讓。
行人橫穿馬路被撞,誰該擔主要責任?交警告訴記者,交通事故認定一般要看三個方面,首先看當事人有無違法行為,第二看違法行為和這次事故有無直接關系,第三看這個關系在事故中有多大。如果行人突然橫穿機動車道,導致司機根本來不及反應,且司機也沒有任何過錯,行人就有可能負全責。
法律人士饒建忠分析認為,這并不意味著機動車可以在道路上橫沖直撞,因為行駛中機動車要避免發生交通事故是其主要責任,在道路上,行人是弱者。哪怕最后認定行人負全責,在賠償時也要同情弱者,適當予以傾斜。 文/ 江南都市報記者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