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改變鄉村面貌,向長仰躬耕三尺講臺40余載,耄耋之年仍心系教育,兒子向延柳則捐資千萬元建學校和老年公寓、幼兒園,讓瑤民老有所居、幼有所教,用回報家鄉來圓父親的夢……1月29日,在湖南懷化市辰溪縣田坳村春節聯歡會上,向長仰家庭的家風故事再一次感動了鄉鄰。
向長仰獲頒榮譽勛章。 楊娟 攝
“一個地方多一個人讀書比少一個人要好,一個人多讀一年書比少讀一年書要強。我們有錢了,一定要支持教育,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是向長仰常說的一句話,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兒孫們也這樣踐行。2018年5月,向長仰家庭被推選為2018年度中國“最美家庭”。
當天,辰溪縣蘇木溪瑤族鄉田坳村舉辦2019年春節聯歡會,附近十里八鄉的村民們歡聚一堂,聆聽家風故事,感受道德力量。一股弘揚孝道文化、傳播人間大愛的文明新風吹進了百姓心田,滋潤著千家萬戶。
在老年公寓,向長仰一家規劃未來建設。 楊娟 攝
“向老師一家無私奉獻的精神,讓人敬佩……”田坳村2組村民簡黑寸勤勞肯干,對長輩孝順有加,現場聆聽家風故事的她深受感動。“我做的只是小事,向長仰一家做的是功在千秋的大善事。我今后更要存好心、多做好事,為子女樹立榜樣。”
田坳村地處辰溪縣最偏遠的蘇木溪瑤族鄉,山高路遠,經濟社會發展滯后。為了山里孩子的茁壯成長,87歲的向長仰先后在蘇木溪瑤族鄉13個村小教了40余年書,1992年退休。
受父親影響,50歲的向延柳高考時報考了師范院校,也回鄉當教師。上世紀90年代末,他下海經商,如今事業有成。
田坳村小設施落后,留不住教師,而學生到外面讀書花費大,村民負擔不起。“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一個地方的發展要靠教育。”深受父親影響的向延柳,排除萬難后決定捐資建村小教師住房、幼兒園和老年公寓。“用回報社會的方式孝敬父親,了卻老人家的心愿。”
2015年10月1日,向延柳捐資建設的“孝心工程”開工。一年后,老年公寓、幼兒園建成,投入總額達1600多萬元。除辰溪縣財政負擔的156萬元外,余下的資金全部由向延柳承擔。
向長仰講述家風故事。 楊娟 攝
現在,田坳小學里塑膠跑道、塑膠球場、多媒體教室等現代化設施一應俱全。老年公寓住有6名五保戶、3名空巢老人,村里有42名幼兒在幼兒園就讀,80余名學生在田坳小學就讀。
10歲的舒慧怡在田坳小學讀5年級,父母都在貴州務工,平時跟爺爺奶奶生活。“在這里上課,教學設備齊全,老師上課也很有耐心,不比外面的學校差。”他的父親舒孝波表示,孩子在這里讀書自己很放心。
“下一步,我們計劃成立教育基金,用來資助貧困學生,獎勵教師。”向延柳說,希望老師用愛教育孩子,注重德育和智育均衡發展,促進孩子們綜合素質的提高,實現他們飛出大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