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呼和浩特9月4日電 (張林虎)4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內蒙古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七部門聯合發布《內蒙古自治區建筑工人實名制和工資支付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內蒙古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李志民表示,該《辦法》結合了當前不斷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的同時,借鑒了多年來清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工作經驗,改革和完善了工資保證金制度,減輕企業負擔,及時解決工資糾紛,在預防拖欠行為等方面有了突破和創新。
據了解,該《辦法》包括在全區范圍內對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以下簡稱施工現場)的建筑工人實行實名制管理。通過對施工現場的建筑工人進行從業經歷記錄、現場考勤記錄、工資支付監控等措施,實現施工現場人員底數清、從業經歷清、出勤記錄清、工資發放記錄清、進出工地時間清的“五清”目標。
在能夠提前預防欠薪行為發生的前提下,調整了農牧民工工資保證金繳存的方式和監督管理的辦法,建立由建筑業企業開設工資代發專用賬戶,按照不同的資質等級存儲不同額度的工資保證金、多部門共同監管保證金額度的管理辦法。
“這樣既保證了工資保證金制度的落實,推進了‘放管服’改革,又減輕了建筑業企業的資金負擔,解決了資金繳納負擔重、管理機構管理難、資金滯留時間長的問題。”李志民說。
值得一提的是,相關部門在制定政策時,特意將“農牧民工”這個名詞改為“建筑工人”,其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提高為社會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農牧民工”群體的社會地位,培育新型產業工人隊伍,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