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宜昌9月18日電 (劉良偉)“開展精準扶貧以來,這里的青山綠水都成了旅游景點,我超市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了。”近日,在湖北宜昌市夷陵區,該區下堡坪鄉十八灣村村民李德興說道。
夷陵區下堡坪鄉地處三峽庫壩區,平均海拔800多米,人口2.2萬,森林覆蓋率高達83%以上。由于生態優美,四季宜人,下堡坪鄉近幾年依靠旅游和茶葉產業,讓農民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三峽庫區宜昌夷陵區創新扶貧模式 劉良偉 攝
近日,宜昌市農業產業扶貧暨金融扶貧工作現場會在下堡坪鄉召開,宜昌市直相關部門、10個縣市區政府的相關負責人,先后去到下堡坪鄉茶耳山萬噸綠茶加工廠、蛟龍寺村、十八灣村等地走訪。
下堡坪鄉的青山綠水成了旅游景點 劉良偉 攝
李德興一家三口,有3畝地,之前生活比較困難。精準扶貧以來,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十八灣村逐漸成為了旅游休閑地,游客不斷。“我開的超市年營業收入15萬元,另外天麻收入2萬元,茶葉賣了2萬多。”李德興說。
下堡坪鄉十八灣村68歲的村民陳維剛有5畝地,每年賣茶葉收入10萬多元。他表示,過去窮得沒飯吃,精準扶貧以來,在合作社的帶動下,鮮茶葉不愁賣,價格也比以往高,收入很穩定。
“這里產業扶貧的最大魅力,就是在龍頭企業帶動下,茶農從村民變成‘股民’,從過去僅有1份收入,到現在獲得了3份收入。”走訪完之后,宜昌市副市長劉洪福感慨地說。
夷陵區委書記王璽瑋介紹,近年來,夷陵區大力推進城鄉統籌發展戰略,促進優勢產業向優勢區域集中,初步形成了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布局,探索構建了“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村(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模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