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希望能為青少年學習了解歷史文化和古建筑知識提供一個平臺。”赫浩然表示,通過這樣的方式,能拓展青少年對古鎮歷史起源和古建筑文化價值等方面知識的學習、再創作及推廣機會,從根本上培養社區文化遺產友好傳承的未來力量。
“小導游培訓營”面向當地中小學生每年舉辦一期,主要包括鄉土歷史文化課程、小導游演講與導覽禮儀培訓、青城古鎮主題手工創作活動等內容。兩年來,累計有近百名學員報名參與,經過連續三周的學習與培訓活動后,獲得“從業資格”的“小導游”帶著他們定制的“小蜜蜂”講解器走進各景點為游客介紹他們眼中的古鎮及其歷史文化。
和赫浩然一樣,蘭州大學學生熊騰躍和他的團隊今年暑假在蘭州西固區河口村從事古村落保護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這個假期,他們提出一項名為“全民導游計劃”的項目創意,旨在挖掘當地民俗文化、歷史故事等文化資源和元素,通過協助和指導社區居民開展創意設計和推廣活動,實現古村落文化自身內涵的傳承、保護與分享,提高古鎮軟實力,助力古鎮旅游健康發展。
圖為蘭州大學志愿者在蘭州西固區河口村入戶調研,制作“老人版”語音二維碼導覽圖。 鐘欣 攝
據熊騰躍介紹,“全民導游計劃”項目以老人和孩子為主要活動對象,在經過社區走訪和調研后,整理形成“河口的故事”和“河口商業文化”兩個主題的文化素材。超過40位社區居民參與錄制了河口古鎮景點語音介紹二維碼,從社區居民的角度向游客介紹古民居、古建筑的故事和價值。
“老人版”語音二維碼“聽爺爺講河口故事”和“兒童版”語音二維碼“我家的老房子”廣受游客歡迎,并獲得當地文化部門采納推廣。
“我們希望通過‘全民導游計劃’讓參與居民對生活的這片土地有更強的文化認同感,更樂意參與到河口文化的傳承、保護與分享中去。”這是熊騰躍對項目的期望,也是近五年來持續走進河口古村和青城古鎮的所有“文化行者”志愿者們的愿望。
近日,“協助社區居民保護古村落文化遺產”項目入選“第三屆中國青少年文化遺產友好使者行動獎”優秀案例。熊騰躍表示,調動全民積極性參與古村落保護的工作才剛剛開始,他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參與其中,攜手社區居民共同探索古村落持續傳承利用的創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