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7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在其信息公開官網公布了2016年度部門決算。北青報記者對這些大學數據進行梳理發現,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的年度決算經費遙遙領先于其他高校,這五校的收支總決算額都超百億元。另外,清北人師等少數排名頂尖的大學還公布了“小學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決算情況。據統計,清華、北大、北師大、人大四校在2016年度的高中和小學教育總支出超過13.5億元。
7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在其信息公開官網公布了2016年度部門決算。北青報記者對這些大學數據進行梳理,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的年度總決算額都超百億元。其中,清華大學超過218億元,是唯一超過200億的大學。中央戲劇學院以3.2億決算額居于末位,與清華大學相差達215億。
年度收入方面,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均超過百億,除了這四校之外的大學絕大部分年度收入在50億以下,甚至有過半的教育部直屬高校年度收入都不超過20億。上海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中央美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央戲劇學院5所語言和藝術類大學位于收入排行榜的最后五位。而在支出方面,清華大學超過137億元,高居“最能花錢”的榜首,北大、浙大和上海交大三校超過80億元,75所大學中,超過一半高校年度支出在30億元以下。
與上年度收支決算數據相比,除了15所高校負增長,其余60所高校2016年度決算數增加。增長率較高的學校包括北京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央美術學院、北京林業大學等,這些學校的增長率都超過了15%。(文/本報記者 劉旭)
核心
人北清師四校中小學教育支出共13.54億
北青報記者統計在京的24所教育部直屬大學時,發現清北人師等少數排名頂尖的大學還公布了“小學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決算情況。據統計,清華、北大、北師大、人大四校2016年度在這兩項的年度總支出超過13.5億元。
總體而言,四校“高中教育”支出高于“小學教育”的支出,清華大學的“小學教育”支出為5751.33萬元,“高中教育”支出為3.08億元,而“高中教育”項目的收入更高,達到4.1億多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5354.62萬元。北京大學“小學教育”支出9655.99萬元。而人民大學2016年度的“小學教育”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數為5176.79萬元,比2015年度決算數增加186.79萬元,對于決算數的增加決算說明中解釋為當年基本支出增加以及2016年度小學改善基本辦學條件專項撥款增加。
自2013年以來部屬高校開始公開部門決算,今年是第5年。記者發現,與中央各部門和地方政府預決算公開相比,絕大多數高校公開內容較為簡單,各項目細化支出等并未公布。多數高校沒有在年度決算中專門列出“三公經費”的情況,但有個別學校單獨列出了“三公經費”的部分內容。如清華大學每年都在公布上年度決算的同時,還另外單獨公布上年度“校級領導干部因公出國(境)情況”。以2016年度為例,表格中列出了出訪人的姓名、職務、出訪目的地、期限、邀請單位、費用支付來源和出訪具體內容。其中顯示,去年清華校級領導共有36人次出訪,出訪次數最多的是清華校長邱勇和副校長楊斌。出訪時間短則2天,多則10天。“費用支付來源”一項全部是“校內支付”。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收入決算表格中,“其他收入”一欄的金額較大,但并未詳細公布具體組成部分。(文/本報記者 劉旭 雷嘉 實習記者 陳琬 徐紫瑩)
清華大學4億
捐贈收入居榜首
在統計中,北青報記者發現,北京24所教育部直屬高校中,有15所高校在其他收入項目中公布了捐贈收入。捐贈收入排名前五的學校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以40666.24萬的總額遙遙領先,剩余四所學校的捐贈金額分別是8558.55萬、1748.47萬、1470.98萬、523.24萬。此外,多次以校友捐款新聞上熱搜的中國人民大學未公布捐贈收入。
捐贈收入或多或少影響著學校的整體收入情況。以清華大學為例,該校2016年的收入較2015年度增長7.65%,其他收入就增加了37053.79萬元,達到282929.18萬元,占總收入的17.55%,而捐贈收入就占到了其他收入的14.3%。此外,清華大學也是全國高校中獲捐贈最多的學校。據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統計,清華大學校友累計捐贈25.29億,問鼎2017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行榜冠軍,刷新中國大學校友捐贈總額最高紀錄。
相較捐贈收入多的學校,中國傳媒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的捐贈收入只有百萬左右,分別是158.4萬、116.4萬、81.8萬。由此可見,高校接受社會捐贈的多少與其綜合辦學實力、教育教學水平、社會服務水平、社會影響力等因素有直接的關系。(文/本報記者 李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