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籍男子馬某化名“權在鉉”,冒充韓國藝人與多名女子交往,共騙取18萬元。今天上午,因涉嫌詐騙罪,馬某在朝陽法院受審。庭上,馬某并不認罪,他認為這件事屬于經濟糾紛,錢都是兩名女子在交往過程中自愿給他的,他的確簽約在韓國一家娛樂公司做練習生。
指控
男子冒充韓國藝人交友詐騙18萬
據檢方指控,時年23歲的甘肅籍男子馬某,在2016年7月至10月間,化名“權在鉉”,并為自己編造韓國藝人練習生的身份,在本市朝陽區等地,與一位25歲的上海女子樹某交友,并以投資為由,騙取其9萬元。同年10月至11月,馬某又與一名27歲的山東女子劉某交友,并以沒錢支付房租為由,騙取劉某9萬元。
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馬某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他人錢財,且數額較大,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庭審
受審不認罪稱確是韓國練習生
上午9時30分左右,身材消瘦的被告人馬某被帶進法庭。馬某的父母也來到法庭旁聽此案。
馬某稱,他不認可起訴書指控的詐騙事實和罪名。他的確用過“權在鉉”這個名字,這個名字并不是為了騙樹某和劉某而故意起的。
馬某稱,他在案發前,與韓國一家有名的娛樂公司簽約做練習生,“權在鉉”這個名字是公司給他安排的經紀人起的名字。他因為沒有出道,所以每月只給別人寫寫歌,掙的也不多,每月大概能有2萬元左右。
“我沒有跟她們變相要過錢。”馬某辯稱,剛開始跟樹某和劉某交往時,沒有說明真實身份,因為是在微博上認識的,所以心里有點害怕,而后因為確立了男女朋友關系,所以他將真實姓名和戶籍都告訴了對方,而這兩名女子轉給他的錢都是跟她們在一起時花掉的。
證言
“男友”中文說不好稱能介紹整形醫生
但公訴機關當庭舉證時,出示的在案證據卻與其所說十分不一樣。據被害人樹某陳述,2016年7月,她的微博收到一條私信,對方自稱“權在鉉”,是韓國知名演藝公司的練習生,希望與她相識,后樹某與其互加了微信聯系。樹某說,后來兩人在北京見了面,“權在鉉”說起中文一頓一頓的,而且每天下午他都會離開,說是去訓練。因此,樹某對“權在鉉”的身份并未多疑。
交往期間,“權在鉉”稱可以幫樹某介紹整形醫生,樹某轉給“男友”5萬元定金。樹某說,事后并沒有任何整形醫院聯系她,此事不了了之。后來,“權在鉉”又稱,自己在韓國借別人50萬元投資被騙,不還就要負刑事責任,樹某就答應轉給他9萬元先還錢。不想,“權在鉉”此后一直推托工作忙再也沒與樹某聯系。
而據另一位被害女子劉某證實,她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劉某和“權在鉉”確立戀愛關系后,“權在鉉”稱自己馬上要回韓國,本來他的媽媽是韓國有名的女富豪,可他跟家里鬧掰不能伸手跟家里要錢。劉某看男友每天都很傷心,就通過微信轉給男友9萬元。
一天中午午睡期間,劉某偷看了“權在鉉”的手機,查看其微博后發現,他還與樹某等多名女子聯系密切,于是她打電話給樹某。兩人核對之后發現“權在鉉”是騙子,于是兩人一起報警。
庭上,檢方建議量刑3年到5年的有期徒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