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開始,內蒙古大部地區出現程度不等的降雨天氣,多地降暴雨并引發山洪,導致道路橋梁、農田被沖毀,已致上萬人和八千余公頃農田受災。預計20日至24日,全區大部還將有一次降水過程,局地累積降水量可達100毫米左右,并伴有強對流天氣。目前進入主汛期,建議相關部門及時了解天氣信息,加強對暴雨、冰雹、山洪等災害性天氣的防御工作。
6月17日,興安盟扎賚特旗北部地區出現山洪。(張楠 攝)
6月17日,興安盟扎賚特旗多地因暴雨導致公路橋梁、農田被沖毀。(張楠 攝)
16日開始,內蒙古大部地區被陰雨籠罩,尤其是昨天(17日),全區雨勢愈演愈烈,據內蒙古氣象局資料顯示,17日8時—18日8時,全區共8個站點出現暴雨,59個站點出現大雨,67個站點出現中雨。降雨大值區主要分布在通遼市、興安盟、呼倫貝爾市,當地多處引發山洪,遭受洪澇災害,造成農田被淹、公路橋梁被沖毀。
據內蒙古氣象災害監測預警中心初步統計,強降雨已致興安盟6個鄉鎮、農場出現山洪和洪澇災害,部分低洼田地被洪水沖毀。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旗、阿榮旗、扎蘭屯等地共一萬余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8285公頃。詳細災情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內蒙古自治區氣象臺預計,6月20日至24日,受高空低槽、低渦持續影響,西部偏南和中東部地區還將有一次降水過程,并伴有雷電大風、冰雹、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
專家建議,地處短時強降水可能發生的地區,特別是山區及地勢低洼的地區,需加強防范強降水引發的局地洪澇或山洪。地處雷暴大風可能發生的地區,戶外工作人員需及時采取防御措施。目前內蒙古已進入主汛期,相關部門要及時了解天氣信息,加強對暴雨、冰雹、山洪等災害性天氣的防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