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陌生人靠近渾身發抖
不停說“別打我,我錯了”
昨日上午11時,在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門診大廳門口,剛就診出來的小宜低著頭躲在父母身后,見陌生人靠近,她就渾身發抖,不停地說“別打我,我錯了”??吹叫∫诉@種精神狀態,小宜的母親和小姨都忍不住開始哭泣,小宜的母親說,“好好的一個孩子,上周從學校接回來就成這個樣子了。”
醫生對小宜進行精神檢查后,在病歷上寫著:意識清,表情呆滯,問話少答,提起事情經過全身震顫、哭泣,診斷為輕度抑郁,建議住院進一步診治。
17歲女生小宜看到陌生人靠近,就會渾身發抖,蜷縮起來說“別打我”,而她這樣的反應,只是因為連續兩次遭受同宿舍5名女孩群毆。
向同學發短信求救
告訴母親說“被打得裝死”
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讓小宜如此恐懼不安?小宜母親說,他們是藍田人,小宜在位于西安市長安區的西安工程技師學院上學,學的是學前教育。5月14日下午6時許,她突然接到小宜班主任的電話,說孩子出了點事。她和妹妹、妹夫趕緊開車往學校趕,路上還出了交通事故。趕到學校后才得知,小宜被同宿舍的5名女孩不止一次的群毆。當日下午4時許,宿舍的一名女孩讓小宜給她去買飯,小宜說學校餐廳沒賣的,那名女孩氣沖沖地說,如果她去了發現有賣的,不會放過小宜。小宜害怕極了,發短信向其他同學求救,隨后班主任老師就趕到了小宜宿舍。
從小宜的手機上還可以看到5月14日下午4時11分小宜給同學發出的求救短信,“你馬上讓班主任來我宿舍,要不我就沒命了。”小宜姑父說,小宜從來沒跟家人說過在學校被打,這次他們一再追問,才知道小宜之前也被打過,但是被威脅不許告訴老師和家人,否則會被打得更慘。小宜姑父說,從孩子口中得知,同宿舍的幾名女孩經常讓小宜幫她們買飯、洗襪子,若有不從或反抗,就會被打,而且每次都是在晚上宿舍熄燈以后。
“孩子跟我說,她甚至被打得裝死,我聽得心都碎了。”小宜的母親哭著說。看到母親哭得傷心,小宜低著頭說“我害怕”,在反復開導后,小宜才說,宿舍的女孩用拖鞋扇她的臉,她看見拖鞋就害怕。
小宜的母親提供了5月15日帶小宜到省醫院的就診病歷,診斷證明上寫著“毆打致傷后全身多處疼痛”,“胸外傷,胸壁軟組織挫傷”,“受群打數日,受打后閉經”。
學校連夜調查事情經過
曾試圖調解
昨日中午,在學校保衛處,負責調查此事的郭老師說,14日,他們連夜將涉及的當事人叫到保衛處,詳細了解了事情經過。事發當日,家長也報了警。當晚公安長安分局東大派出所處警,鑒于涉及未成年人,且事情發生在學校,警方讓學校先行調查處理。
郭老師提供的當晚談話記錄情況顯示,詢問時間從5月15日零時10分至2時17分。談話記錄上,小宜說宿舍同學用拖鞋打她,并集體用腳踏她下身,罵她,還不讓她告訴老師。打她的是同宿舍的鄧某某、王某某、劉某某、程某和張某。5月7日和5月11日晚上均對她進行過群毆,她被打得裝死,鄧某某用水將她潑醒后繼續打。被打時,還有人給她拍視頻,強迫她跳舞,之后還把視頻發給其他學校的男同學。
談話記錄中,16歲的鄧某某說,因為小宜在背后說她壞話,5月11日晚,她用拖鞋嚇唬小宜,還扇了小宜五六個耳光。同宿舍的其他3個女孩也打了。對于5月14日下午讓小宜去買飯,她強調當時給錢了。
16歲女孩程某說,因為她要睡覺,小宜在吵鬧,她就打了小宜,并承認她們打過小宜兩次,但是第一次她沒動手。打小宜時她拍了視頻,并發了朋友圈,但不到五分鐘就刪了。
郭老師說,事情發生后,他積極和小宜的家屬溝通,并試圖調解。目前,學校對程某、鄧某某、劉某某做出開除學籍、留校察看處理,對張某、劉某某給予記過處分。
郭老師說,5月16日下午3時30分,小宜家長與校保衛處商談后提出一次性處理請求,即打人學生賠償治療費、精神損失費等合計104700元。學校調解過兩次,但打人孩子的家長不同意,只愿意每人承擔1000元費用。
郭老師說,如果無法調解,學校出具一份調解情況說明,相關學生家長簽字后,學校會請轄區派出所介入調查。昨日下午2時,東大派出所兩名民警來到學校,根據學校的談話記錄和調解情況,將對此事做進一步的調查。 華商報記者 張莉
專家
校園暴力事件頻發家長、學校應反思
校園暴力事件頻發,讓人唏噓不已。西安市教育心理學會會長尚華說,現在的很多孩子都是在家長的溺愛中成長起來的,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感恩,甚至不會尊重別人。而社會上一些錯誤的輿論引導,使得學生對老師的敬畏感逐漸弱化,老師甚至不敢正常地教導學生。從另一個層面上來講,孩子的問題更多地反映了家庭教育出現的問題,家長的浮躁、計較以及錯誤的價值觀,都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行為習慣和行為意識,導致孩子不能容人,不會處理、化解和同學之間的矛盾。對于這些,家長和老師都應該深刻地反思。
小宜的小姨說,小宜性格內向,比較乖,一直想做好孩子,不想卻受到這樣的欺辱。對于小宜的遭遇,尚華說,一些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形成了一些不良行為習慣,性格張揚,處理事情甚至簡單粗暴,有的學生的價值觀都是錯誤的,比如小宜的同學打了小宜還拍視頻發朋友圈,這其實是一種炫耀,以征服別人讓別人聽話作為自己能力價值的評判標準。對于小宜的事件,無論是對小宜還是對打人的孩子,家長和老師都應該給予足夠的關愛和耐心的引導,因為這些孩子的心理多少都已經出現了問題,如果不及時疏導,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后果。 華商報記者 張莉
>>鏈接
國務院要求各地各中小學專項治理校園欺凌
今年4月28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向各地印發《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學校針對發生在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傷害的校園欺凌進行專項治理。
此次專項治理覆蓋全國中小學校,包括中等職業學校,將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4月~7月,主要是各校開展治理;第二階段為9月~12月,主要是開展專項督查。
專項治理期間仍發生校園欺凌事件,造成惡劣影響的,將予以通報、追責問責并督促整改。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將根據各地治理情況,組織督查組對各地專項治理情況進行實地督查。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