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興球員飛踹蘇寧替補席。
不僅是武漢宏興,在中國的業余比賽里,也曾有過影響惡劣的大規模斗毆。
2014年10月,沈陽河畔隊和天津萬騰比賽中,兩隊發生沖突,場上、場內球員以及球員家屬70余人發生群毆。隨后足協針對此事發布了處罰公告:取消沈陽河畔隊和天津萬騰比賽資格,禁賽三年。
翻看一些業余比賽的資料,很多球場沖突是由不規范的動作造成的。
由于很多業余球員并未受過非常正式的足球培訓,有意無意之間,場上某些不規范的技術動作就有可能變成傷害。而在足協杯面對強隊時,某些球隊往地上一躺拖延時間就又成了沖突“導火索”。
趙震表示現在一些業余足球比賽禁止鏟球,就是因為怕打架。“過去業余比賽不限制鏟球,有人用鏟球當報復工具,有人用鏟球當打架的引子,反正一有鏟球,打架的概率特別高。”
謝鵬飛臉上傷口清晰可見。
避免野蠻生長,足協能拿出方案嗎?
其實,中國的業余足球正處在最黃金的年代。
沈陽的城市足球聯賽吸引了多達102支隊伍參加,相比初創時的16支隊伍翻了超過6倍;長春的業余足球聯賽吸引了93支球隊參賽;北京的社區足球聯賽有64支隊伍報名……
在投入方面,業余球隊有些也會毫擲百萬,擁有自己的訓練基地,甚至還出現了爭搶職業球員的局面。
但未來該如何監管才能避免業余足球的野蠻生長呢?
中國足協執委汪大昭對澎湃新聞記者透露,“以前足協也提過業余比賽打架的事情,但沒有專門在這方面研究。實際上足協在這方面的管理力量也比較弱,如果全國各地的業余比賽都要給中國足協管理,肯定忙不過來。”
但是汪大昭也認為,在未來業余足球肯定要納入足協的監管范圍。目前看來,各地方足協應該是消滅業余足球暴力的最“核心”機構。
“足協應該出臺一個原則性的文件,讓地方足協去操作,去規范業余賽事。”汪大昭說。
“現在很多地方足協都把職業聯賽的賽區工作當成了工作的大頭,未來地方足協改革之后,業余比賽絕對要成為地方足協的主要職責之一,再出現暴力狀況,肯定要對其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