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2017年對閱文集團來說可謂是里程碑的一年,2017年11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掛牌上市,成功實現IPO,成為當年港股市場的新股王。同時在IP的衍生開發上,也推出了《斗破蒼穹》、《全職高手》等點擊量破十億的爆款動畫。
2018年1月23日,在數娛夢工廠主辦的“付費時代·娛樂升級”2018中國泛娛樂產業高峰論壇暨第三屆數娛年會上,閱文集團副總裁羅立就圍繞“二次元的未來方向與機遇”的主題,分享了閱文集團關于二次元的理解與布局。
在羅立看來,不能把二次元看作獨立于整個泛娛樂的小眾亞文化,二次元內容與影視一樣,都是泛娛樂內容中的一個類目。當一個IP能夠覆蓋到動畫、影視等整個產業鏈條時,才是泛娛樂大IP。
“隨著未來當內容本身不構成障礙的時候,最終觀眾能夠留下來,核心并不是你是真人還是動漫的,而只在于好看不好看。”羅立表示。
此外,羅立也在演講中提到了付費時代的到來。
原先在二次元領域,付費模式還不是很清晰,但2017年開始看到非常好的現象。比如說動畫的付費,好的動畫現在基本上每個作品都付費。平臺開始完全自發的,像采購電視劇電影一樣,愿意為版權花錢,主動進入采購制作環節里面去,這讓內容生產公司能夠更好地生存和發展下去。
以下為羅立演講內容:
二次元不能獨立于泛娛樂之外
今天我想跟大家談一下關于我們整個閱文所理解的二次元,或者說動漫,在IP的產業鏈上的衍生業務,以及在未來會發生什么事情。
我與二次元的淵源很深,不管是漫畫、動畫,20年前玩過的一遍的東西,發現現在年輕人玩的跟20年前沒什么區別。當然變化還是有的,以前都叫社團,自發地參加各種活動,現在cosplay也能成立公司了,這是這兩年最大的變化,這些東西玩著玩著變成一個生意也不稀奇,整個閱文也是玩著玩著做成一個產業。
在整個閱文里面,沒有二次元事業部,或者二次元業務的說法,我們一直說對于任何一個業務來說,其實最麻煩或者最不應該發生的事情,是自我封鎖。一旦你把一件事情進行了定義,你劃分用戶群,劃分針對這些用戶開發專業的產品,做一些營銷宣傳,你要充分地經營你的這些用戶。
但是在中國或者說在目前的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如果按照嚴格意義上的二次元用戶,只靠這些用戶的話,基本上行業的人應該全部餓死了。
我本人有這樣的經驗和感慨,因為我曾經在一家漫畫公司里面干了3年。大概在2008年的時候,我跟一些老同事聚會,他們非常沮喪地跟我說,你知道嗎,這個市面上漫畫雜志就剩下兩家了,其他全部死光了。
我們以前真沒覺得二次元應該是怎么做,或者未來怎么爆發,反而說的更多的一點是,動畫業務和漫畫業務,整個IP產業怎么去服務?二次元動畫漫畫給誰看?三次元有沒有興趣,能不能讓他們跟傳統的二次元不一樣,毫無顧忌地看我們提供的漫畫和動畫?今天你只是看文化領域里面各個類別的內容,這個類別叫漫畫,這個類別叫動畫,這個游戲是動漫形象出現的游戲。那能不能像看電視劇或者休閑小說一樣來看漫畫和動畫,如果可以,所有視頻用戶都是我們潛在用戶。
中國有差不多3億多的閱讀人群,體驗到各種類型小說的人群,如果他們也沒有障礙,那所有的優質小說都有可能去嘗試一下改編成漫畫。因為對他來使,就像看到改編電視劇或是電影一樣,有新的產品,就要看看里面到底有沒有不一樣。我支持的東西,衍生出新的東西了,我應該再支持一把。
對于閱文來說沒有二次元,沒有所謂的資源墻,我們把整個漫畫當成我們產品中的一個類目,放在QQ閱讀上面,QQ閱讀現在有一個新分類,就叫漫畫。我們通過這樣做發掘出很有趣的事實,閱文大部分的用戶是從QQ閱讀轉化過來,在相對用戶基數很大的情況下,我們很多漫畫改編已很快過億。現在最好成績一部漫畫,差不多花了兩個月不到的時間,點擊量很輕松到10億。
二次元到底應該怎么精確地定義,以及怎么定義他的用戶?你越定義越精確,你的市場越小,你收入越少,玩到最后跟十年前一樣,大家都沒有玩了。
我們能不能放開,以后不要提二次元。2010年沒有二次元概念,游戲,漫畫,動畫,一聽到二次元,就聯系到亞文化。前兩天看到網上盛傳假消息,國家打擊亞文化,電視劇也不能做,游戲也不能做。很幸運這是假消息,但是在很多固執的住人群心目當中,特別手上有權力的人,看到亞文化站在對立面。亞文化這件事情,二次元這件事情,并不是中國獨有,即便在日本,二次元還是亞文化,宅文化并不是褒義詞,雖然我們說宅文化說得這么光明正大,但是在日本,宅并不是褒義詞。如果我們把游戲、動畫做得更大,是不是主動向二次元靠攏,做成一個類別,而不是變成獨立的小狀態。
其次二次元不可能獨立的,完全不能獨立。說到用戶群體,應該跟其他的泛娛樂群體是一致的。閱文在2014年做了第一個動畫《擇天記》,現在來看做得很差,但是當時的想法,我們希望看過《擇天記》動畫的人,能夠看《擇天記》的電視劇。反過來我們同時也希望,看著電視劇的人,能夠回頭看擇天記的動畫,最后結果必須很多人去看。只有當一個產品,整個覆蓋產業鏈條的時候,我們說這個才叫泛娛樂大IP,如果你把中間完全隔離開,這個事情本身蠻奇怪的。
二次元內漫畫和動畫內容,和玄幻、懸疑一樣,是一種類型,電視劇類別里面有言情、懸疑、古裝劇,有動畫劇,電影也是一樣,漫畫也是一樣,漫畫是夾在小說和動畫當中一個載體。
二次元是文化事業與實體經濟間最好的紐帶
付費時代到來了,付費時代是好事情。以前做動畫做漫畫,基本上都死掉了,更不要說投資。可是現在最快從游戲開始,這是爆發的產業,收入爆漲。平臺更不用說了,平臺現在花錢,至少制作公司,很多人已經掙了很多錢,有好幾家年利潤上十億的制作公司,這是內容爆漲的時代。
漫畫和動畫如果始終掙不到錢,這個風口來得快,去得也快,投資商不會無限的支持你燒錢,如果未來看不到怎么去燒呢?
原來還不是很清晰,今年看到非常好的現象,比如說動畫的付費,好的動畫基本上每個作品都付費。平臺開始完全自發的,像采購電視劇電影一樣,愿意為版權花錢,主動進入采購制作環節里面去。
最近我們看到,因為我們這邊太土豪了,也有日本人過來加熱鬧,我們現在所有劇進入VIP,免費看都不允許。付費的事情通過互聯網20年努力,已經變成一種常識,原來免費市場,后來付費市場。不像當時做網文的時候,原來看你小說要花錢,你們想錢想瘋了,這個環境跟當年不可同日而語,付費才是整個行業的未來。
有了付費才有堅定的觀眾支持群,才有下游一系列的改編或者說商業機會。其實想想也很正常,因為不付費怎么知道更受歡迎呢?我記得當時我們在騰訊合并的時候,就有一個麻煩,我們知道當時是做包月,但是我們始終不知道拿錢最多的人是否受歡迎。如果你今天完全靠點擊量平衡,點擊最高那個,到底是不是市場上最好的那個,恐怕真的連鬼都不知道。
整個閱文從《擇天記》之后,好幾個動畫進入付費環節,《斗破蒼穹》在付費情況下創造了單平臺播放完結十億點擊的數據,《全職高手》應該也突破10億。現在這個趨勢大家可以去關注,隨著制作技術的提高,觀眾規模其實是不斷擴大的。這個事情很好理解,隨著未來當內容本身不構成障礙的時候,最終觀眾能夠留下來,核心并不是你是真人還是動漫的,而只在于好看不好看。
我是標準的70后,有時候我們負擔比較大,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當年在地鐵上,擠地鐵的時候,過了東方路站以后很空了,我不太好意思拿出我購買單行本看漫畫,也不太好意思拿著最大號的手機來看漫畫,我總覺得這個不好意思。但是這個界限到90后代表人群以后,完全不存在了,這是彰顯個性的時代,我做一個合法合理的事情,不用在乎別人的眼光。最后你發現我們不管是動畫還是漫畫,跟其他文化形式搶時間的話,一個核心問題,你到底好不好看,不一定在乎誰演,也不一定在乎你是什么形式,作品內容展現形式的優劣與否,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
現在,付費模式越來越多,付費手段也越來越多了,市場上良性循環在爆發,不管漫畫制作公司還是動畫制作公司,都能夠掙到錢,都能夠活到很好。第一個提高質量,第二個創造出自己的故事,第三個讓自己公司有更多的發展。所有的一切像悖論一樣,游戲越好,越優秀,價格越高,賣得越快,反過來公司做得不好就沒有什么未來。
也可以跟大家總結一個經驗,以我來看,目前來說所有的純制作公司遇到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所有人很自信,非常堅持,自己做東西最好的。我們自己內部有時候也這樣,我會很自信地跟編劇說,我看了一本書,非常棒,我相信是最好的,不信你去推。但是正常情況下,我書出的概率有一半,他們告訴你說,羅總,你的眼光也是很好,我也很喜歡這本書,只是你的年紀稍微大一點點。
另外,要講政治,講方向,講策略。
二次元是文化事業跟實體經濟間最好的紐帶,未來我相信實體經濟,特別是商業消費領域,一定會進入IP時代。不管吃喝拉撒買這么多東西,都是有IP的。中國還沒有,這個趨勢全世界得到驗證,我相信在未來的中國一定得到驗證。
餐飲、周邊、消費、娛樂,時尚,大家如果能出國,去美國看一下,會得到非常非常重要的體驗。我們自己在大悅城做周邊,國內有沒有可能做這樣的東西,我們發體驗券,整個市場都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