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起,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在中國天津、廣東和福建三大自貿區、以及擴區后的上海自貿區暫時調整相關法律規定的行政審批的決定將正式實施。這意味著,我國從南到北四大自貿區的改革開放新格局即將形成。
記者在滬津粵閩四地采訪獲悉,四大自貿區的正式掛牌運營時間很可能不與法規生效時間同步,甚至可能在全國兩會之后。盡管掛牌時間有所延后,但這并不會影響到四大自貿區的實質性推進,各地各項籌備工作基本準備就緒。在上海自貿區試點釋放諸多紅利的基礎上,新一輪的自貿區擴容會有哪些看點值得關注?
看點一:四大自貿區各自主打什么牌?
自黨中央、國務院決策伊始,自貿區就成為打造制度創新的高地。這一原則在新一輪自貿區擴容中得到堅持,從四大自貿區的不同定位中就可以看出來。
參與天津自貿區方案設計的濱海新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李彩良告訴記者,作為北方地區首個自貿區,天津自貿區的特色主要來自三大方面: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發展實體經濟、壯大融資租賃業。“自貿區落戶天津,無疑會增強天津和濱海新區在京津冀發展中的資源整合能力和龍頭帶動作用。”
事實上,早在去年8月京津兩市簽署的協議中,就專門提出北京支持天津爭取批準建立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天津財經大學教授叢屹認為,天津自貿區不可能單單考慮天津,更要考慮北京、甚至河北省的海港空港優勢,進行一體化的設計。“通過政策共享,讓京津冀整體受益,才能充分發揮天津自貿區的效果。”
廣東自貿區則主打港澳牌。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林江說,廣東自貿區將發揮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在區內營造一個與港澳接軌的社會環境、法律環境、政府治理環境和營商環境,讓外國投資者感覺到在廣東自貿區投資與在港澳是完全一樣的。
作為大陸與臺灣距離最近的省份,對接臺灣是福建自貿區最大的特色。福州市自貿辦向記者介紹,福州片區將力爭建設成為兩岸全面合作的示范區。初步制定的創新措施包括推動兩岸貿易的轉型升級、進一步擴大臺資投資領域開放、加大兩岸旅游文化交流等。
作為當前對臺開放開發的熱土,福建自貿區平潭片區提出了更加具體的措施,比如將率先試點“臺車入閩”“閩車入臺”等,這意味著將來平潭街道有望出現掛著臺灣省牌照的車輛。
最新試點的上海自貿區,擴區之后一舉納入陸家嘴金融片區、金橋開發區片區和張江高科技片區。作為國內金融要素最密集的區域,陸家嘴納入自貿區后,將大大提升上海自貿區金融創新的輻射力和穿透力;金橋和張江又可將上海自貿區的試點內容從貿易業拓展到先進制造業和高科技產業。上海自貿區建設將更緊密地與上海“四個中心”建設有機結合。
看點二:四大自貿區分別怎么管?
自貿區擴容后,管理架構怎樣設計,直接關系到改革的推進力度。四大自貿區中,有的需要協調原有的與新增自貿區的管理架構關系,有的需要從原有的一級政府管理架構中切分出部分行政資源給新設的自貿區,有的需要整合不同地市之間的管理權限,如何形成統一的改革合力,考驗著制度設計者的智慧。
據了解,中央層面已經成立了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而在四大自貿區層面,根據記者最新采訪了解,各地將分別通過設立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管委會或省級領導協調機構等不同形式對自貿區各個片區實施管理,因地制宜地打造改革開放新沃土。
率先進行自貿區試點的上海,將借此次擴區之機,將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推廣到更大范圍。因此這次有望在原有的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基礎上,增設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推進工作領導小組來統一領導,并在新的管理架構中增加更多的浦東元素。
據李彩良透露,新成立的天津自貿試驗區管委會,不會像原有的經濟功能區管委會那樣是完整的政府架構,而是一個輕型機構,重在協調中央、天津市,以及三大片區原有管委會之間的關系。
福建省則設立了自貿試驗區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福建省商務廳。福建自貿區分為3個片區,分屬不同地市。春節期間,福建自貿區福州片區日夜趕工,做好揭牌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目前福州片區綜合服務大廳和管委會的室內外裝修已全部結束,部分窗口單位已先行入駐。
而根據此前廣東省上報的方案,省政府將成立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領導協調機構,負責統籌制定自貿試驗區法規政策、發展規劃,統籌指導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任務,研究決定自貿試驗區發展重大問題。
具體的管理架構雖各有不同,但制度創新排頭兵的使命是相同的。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林江說,四大自貿區長期以來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積累的經驗相當豐富,遇到的問題也同樣具有現實性和緊迫性,四大自貿區的管理架構設計都突出了問題導向,體現了突破思維,今后必將孕育出更多改革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