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金融司近日發布《關于下達2018年度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預算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央財政下達2018年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100億元,其中PPP項目以獎代補資金達23.09億元。
據了解,此次公布的以獎代補PPP項目共計394個,其中新建項目383個,存量項目11個。從本次公布的PPP項目總數看,福建以32個項目名列前茅,共獲得獎補資金16930萬元,其中平潭獲得800萬元。
下面,我們來看看福建獲得PPP項目以獎代補資金項目名單。
財政部金融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督促各地狠抓政策落實,加強績效管理,不斷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同時,將堅持問題導向,結合經濟金融發展新形勢,進一步優化完善財政支持普惠金融政策措施,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等主體的支持力度,不斷提高政策的精準性、時效性和針對性,持續鞏固和提升政策效果。
延伸閱讀
何為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是指政府為增強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提高供給效率,通過特許經營、購買服務、股權合作等方式,與社會資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風險分擔及長期合作關系。
以往有關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項目,各地政府都謹慎地抓在自己手里。
一是投資金額巨大,普通企業負擔不起;
二是早期承包制還是讓大部分項目都在國企手中,再由國企進行分包招標;
三是在很多企業眼里公共基礎建設屬于投資大見效慢,而在前些年經濟發展快的時期,更多企業選擇進入風口行業博弈。
PPP模式的出現,為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又開辟了一條新思路。
PPP模式首先在20世紀90年代的歐洲流行起來。主要是運用在公路、鐵路、港口、醫院、學校等公共基礎設施上。
直到2013年,伴隨著ppp政策的相繼出臺,中國決定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建設運營,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率,保護特許經營者合法權益。此時,各地政府開始嘗試性的引入社會資本,小步的開展PPP項目的運作。
獎金數目是如何規定的?
800萬、500萬、300萬……每個新建項目的獎金數是依據什么標準發的?
根據《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財金〔2016〕85號)第二十五條規定:
PPP項目以獎代補政策面向中央財政PPP示范項目和轉型為PPP項目的地方融資平臺公司存量項目。其中,對中央財政PPP示范項目中的新建項目,財政部將在項目完成采購確定社會資本合作方后,按照項目投資規模給予一定獎勵。
對符合條件、規范實施的轉型為PPP項目的地方融資平臺公司存量項目,財政部將在擇優評選后,按照項目轉型實際化解存量地方政府債務(政府負有直接償債責任的一類債務)規模的2%給予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