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251風景道’上,沿途縱覽武夷風光,十分愜意。”
近日,來自廈門的黃女士說,她和老伴沿著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漫游”麻沙、黃坑、星村等鄉鎮,賞風景、吃美食。
自2021年10月,武夷山國家公園正式設立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建設,將其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南平“四個方面”重要指示精神的抓手,全面系統謀劃,高站位推動,努力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的重要囑托變成美好現實。
南平市政協委員和政協各參加單位也積極獻計獻策,助力“環帶”建設。在南平市政協六屆二次會議期間,民革南平市委會提出《關于依托國家公園風景道發展環帶特色經濟的提案》,建議從生態賦力,激活“賽事經濟”,以品牌賽事帶動體育產業發展;文化賦魂,做強“研學經濟”,以路為筆寫好研學故事;產業賦能,發展“露營經濟”,以“營地+”模式推動多種旅游業態融合發展;政策賦利,促進“和諧共生”,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先行地等方面發展環帶特色經濟。
根據民革南平市委會的建議,市委市政府做好統籌規劃,制定《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交旅融合發展規劃》,打造新時期“交通+體育+旅游”協同發展的線性旅游目的地。觀景臺、服務驛站、換乘中心等游憩服務設施正逐步完善,三才峰、青龍瀑布、云海山舍、月亮灣、醉氧谷、野猴谷等14處景觀節點設計建設工作正持續推進。
借助“251風景道”,促進資源轉化,讓研學經濟“火”起來。沿線11個鄉鎮40個村,挖掘梳理朱子文化資源32處,茶文化資源40處,紅色文化資源7處,詩詞文化資源7處,建盞建本文化資源2處,閩越文化資源2處,法醫學文化資源1處,鄉村特色民俗及農事節慶活動19類,推出“朱子+田園+茶葉+黨建”等文化體驗性、互動性強的研學課程,形成資源點位圖和研學拓展的工作鏈條。
武夷山國際騎游大會、武夷超級山徑賽、全省自行車聯賽建陽分賽、崇雒—小牛嶺騎行越野賽、“氣候福地·生態黃坑”半程馬拉松等系列高端賽事活動紛紛落地“251風景道”上,串聯起風景、美食、文化,開發康養垂釣、山地戶外、騎行健身等系列衍生產品,打造體旅消費一條街、體旅消費集聚區等新業態,拓展賽事旅游內涵,培育消費新業態,創造消費新場景。
接下來,我市將以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作為重要抓手,依托武夷山國家公園和雙世遺品牌優勢,加快推動“好風景”走向“好經濟”邁向“好生活”,全力爭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先行示范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