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時節,大王峰下,400余人同煮一壺武夷茶。
12月22日至24日,武夷山舉辦“薪火試新茶·圍爐趁年華”首屆全國圍爐煮茶節,環帶各鄉鎮及眾多茶旅企業競相加入“圍爐”朋友圈,吸引全國各地眾多旅行商及游客參與。
一爐暖茶 “圍”出環帶煙火氣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這是白居易《問劉十九》描述的古時社交場景,如今正成為茶文化煥發新生的縮影。
竹椅木桌,三五好友,紅彤彤的炭火煨著一壺大紅袍,圍在爐邊的紅薯、板栗、柿子、柑橘等焦香四溢,發出“嗶剝、噼啪”的聲響……22日上午,武夷山茶博園里暖意融融,近百張茶桌圍成同心圓,400余人共同圍爐煮茶,裊裊茶煙中隨處可見市民、游客愜意攀談的身影。
孩子們吃點心、年輕人拍美照,親朋話家常、商業伙伴談合作,閑煮時光,滿園生香。“雖然天氣寒冷,但大家一起聽著茶水沸騰的聲音,圍著爐子烤火,風雅又舒適。”廣州游客杜輝說,活動中,武夷茶加入了民俗文化和地域特色,滿足了不同年齡和領域游客的多元需求。
圍爐煮茶節為期3天,分設五夫鎮、武夷街道、星村鎮、興田鎮、上梅鄉、香江茗苑、度假區沿街、白云禪寺等13處分會場,分為環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分會場、企業分會場、禪茶分會場三個類型。
遠山起伏,水面遼闊。在茶香浸潤的武夷山圍爐煮茶,煮的是天地,飲的是熱茶,品的則是這詩意的武夷山水。游客杜婷婷特意從昆明來武夷山感受圍爐煮茶節的氛圍,無論是露營地的綠野、溪流,天心永樂禪寺的山嵐、松濤,還是度假區沿街熱鬧的煙火氣,都讓她與友人流連忘返。
“之前也有到本地一些商鋪‘打卡’圍爐煮茶,但還是第一次體驗這么大規模、多樣化的‘圍爐’。”來自成都的旅行商代表蒲蓉坦言,濃濃的圍爐氛圍感才是“圍爐”的靈魂,天寒地凍中,桌上爐子炭火正紅,絲竹聲聲勾勒詩情畫意,遠處流泉飛瀑、山水落霞賞心悅目。
松弛美學 新玩法古意盎然
心之所向,境之所在。
“圍爐”古已有之。千載歲月流逝,火爐上的茶醺果香從未停歇,九曲溪的“茶灶”石刻猶在水中央,訴說著朱子與友人“飲罷方舟去,茶煙裊細香”的故事。隨著越來越多年輕人熱衷傳統茶道,圍爐煮茶作為新興的文旅消費場景迅速“走紅”,為中國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做出有益探索。
五夫話朱子、漢城覓古今、泛舟歌柳詞、香江祭茶祖……走進活動各分會場,不少游人身著漢服沉浸式地圍爐煮茶,給游人帶來傳統文化的跨時空體驗和全場景享受。
不少國風愛好者早早來到城村漢城考古遺址公園,探尋歷史、吟賞詩賦、品茶放歌。走在曾經的古城墻遺址間,仿佛置身于古老的歲月之中,既豐富了游玩體驗,也認識了閩越文化。“圍爐煮茶自帶儀式感,和漢服太搭了。”在游客徐彥看來,旅途中的“圍爐+漢服”玩法復古又新潮,讓人在慢游狀態下感受歲月靜好,這樣的松弛感正是她所追求的。
記者走訪武夷山度假區沿街、崇溪漫步道、國家公園一號風景道等地,發現“圍爐+”的玩法不止于此。
大王峰下,舞蹈《斗茶》重現朱子當年和“四方士友”、弟子登臨五曲的“茶灶”煮茶品茗的場景。
崇陽溪畔,“武夷五宜”圍爐煮茶主題市集人頭攢動,一只爐子、一個攤位,茶器、竹刻、建盞、熏鵝等非遺技藝和“圍爐”周邊產品琳瑯滿目。
武夷山景區南入口,八方游客驚喜地遇見武夷“五美”圖片展,徜徉于光影盛宴。
環帶沿線,中央美院美術藝術家、中央媒體副刊主編等覓古尋幽,采風創作。
一系列既風雅又接地氣的活動,讓游客們在品味武夷茶的同時,沉浸于碧水丹山美景和傳統文化魅力之中。
詩和遠方 文旅融合“爐火”旺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冬日寒冷,圍爐煮茶作為新型社交生活方式,與寒冬最為匹配。武夷山舉辦圍爐煮茶節,讓傳統茶道變得“年輕”,不管會不會茶藝,都可以參與進來。“梅香疏影,促膝圍爐,輕煮歲月慢煮茶。”活動當天,茶葉愛好者程曦給美照配上了文案,發朋友圈展示自己的“詩意”生活。
燈謎、投壺、飛花令、樂隊、攝影、直播……活動中,傳統游戲、現代娛樂、短視頻等元素的加入,讓武夷山豐富的文化產品和優質的旅游資源得到全方位展示。
作為本次“海絲起點 清新福建”暖冬推廣季系列活動的重要一環,圍爐煮茶打造了冬日“暖經濟”消費新場景,不僅拉動了茶葉銷售,為周邊產品創新注入活力,也為當地茶文旅產業融合帶來思考。
圍爐煮茶兼具傳統與時尚,又契合當下國潮、健康的生活理念,近兩年來,使得以武夷山為代表的閩北各地茶館、民宿、餐飲更顯活力,不少商家還引入茶藝展示、茶俗茶禮等服務。
“使用才是最好的傳承,能聚攏人氣、增強活力。”茶藝師張亞楠告訴記者,這種色香味俱全的休閑方式,讓每一位參與者都有可能成為茶文化的體驗者、傳播者。“我們要在其中注入更多‘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的專業力量和匠心精神。”
此外,包含一個圍爐煮茶標準、十個最美圍爐煮茶點、百萬消費券、千家茶企吸引萬人圍爐等內容的“一、十、百、千、萬”活動,以及秋冬精品線路、福建暖冬季優惠政策產品發布,也給游人帶來豐富的消費體驗,為武夷山文旅產業的“詩和遠方”添薪加柴。(記者 張筱惜)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