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加工車間里,工人們正忙著包裝茶葉;部分炭焙房、倉儲房等廠房,室內裝修和設備遷入等工作有序進行。8日,政和縣鐵山鎮星合柒號茶廠,一邊緊張施工,一邊有序生產。
“我們茶廠于2021年開工建設,目前已建成2條生產線并投產,正滿負荷生產。訂單已排到半年后。”柒號茶廠廠長劉木水說。
邊建設、邊投產、邊見效,柒號茶廠的速度和熱度是政和縣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影。近年來,政和深入貫徹落實“三茶”統籌理念,先后舉辦白茶交易大會、政和白茶開茶節、政和白茶健康中國行等茶事活動,建立了全省首個“原生茶樹種質資源野外定點觀測站”,并與央企中國供銷農產品集團合作建成中國白茶城,“政和白茶”“政和工夫”榮登區域品牌百強榜單,帶動全縣茶農增收。
與茶產業一樣動作頻頻、活力勃發的還有機電產業。在政和經濟開發區,記者在福建惠德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看到,生產車間里高速沖壓機床、自動繞嵌機等一系列全自動化機械全速運轉,操作員忙碌作業。“我們生產的工業用高效、超高效電機和家用電機,主要出口歐美市場。近年來,企業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加大技改力度,產品質量不斷提升,今年預計可以實現約6000萬元的產值目標。”惠德公司生產計劃部經理楊碧芳說。
惠德公司是政和縣“一把手”招商引進的優質企業之一。今年,政和縣主要領導還帶隊前往上海市、浙江省、廣東省開展“一把手”招商活動,招引一批產業鏈條長、產品附加值高、品牌影響力大、輻射帶動面廣的好項目、好企業,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當前,福建浙立合金鑄造、福建立博奧閥門等項目已落地經濟開發區,正加緊建設中。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近年來,政和出臺“進一步促進工業經濟發展9條”“加快培育制造業龍頭企業8條”“做大做強茶產業11條”等措施,聚力打造“2+3+4”(即做精茶、竹兩個重點產業,做優食品加工、機電制造、現代農業三個主導產業,做特旅游康養、電商產業、現代物流、文化創意四個新興產業)現代化生態產業體系,奮力打造閩浙邊現代化生態新城。
建設產業高地的同時,一座魅力新城正拔節生長——在政和新城,塔吊林立,挖掘機、打樁機的轟鳴聲此起彼伏。
新城大橋項目正處于樁基沖孔階段,已完成28處灌樁澆筑,預計明年6月前建成投用,屆時將連接起白茶城與松源村,拉開政和城市框架;路網(二期)項目已完成總工程量的70%,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路網體系,暢通產城融合發展動脈……
“政和新城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城鎮開發邊界面積8平方公里,計劃總投資56億元、28個項目。”政和縣國有資產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法人吳輝勝介紹,廖俊波先進事跡傳習地、中國白茶城(一期)、正和外國語學校等項目已建成投用,中國白茶城(二期)、白茶博物館等項目即將竣工,新城交通樞紐、政和國際商貿城等項目正扎實推進,這里正成為政和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
“當前,我們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學習弘揚廖俊波同志優秀品質,切實增強爭優、爭先、爭效的意識,以拼的姿態和搶的勁頭,為一域謀發展、為全域作貢獻。”政和縣委書記黃拔榮說。(記者 徐陸鋒 通訊員 曾大龍 李世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