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至11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5%,增速保持在全省首位——
“寧德智造”越發閃耀
2023年
寧德獲批“中國新能源電池之都”稱號
2023年1月至11月
我市四大主導產業實現產值5326億元,增加值增長22.5%,對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為105.7%
截至2023年12月25日
中銅東南銅業陰極銅產量完成41萬噸,同比提升2.2%,創歷史新高
2023年1月至11月
鋰電新能源產業實現產值2720億元,增加值增長19.2%,預計全年實現產值約2950億元
2023年1月至11月
寧德時代實現產值2119億元,國內動力電池裝車量市占率達43%
2023年1月至11月
不銹鋼新材料實現產值1920億元,增加值增長25.1%
2023年1月至11月
上汽寧德基地生產車輛30萬臺(含KD件),實現產值400億元,增加值增長49.9%
2023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的決策部署,深入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積極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2023年1月至11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5%,增速保持在全省首位。
2023年,我市成功舉辦2023年世界儲能大會,獲批“中國新能源電池之都”稱號。以寧德時代、青拓集團、上汽集團、中銅東南銅業等龍頭企業為代表的“寧德智造”越發閃耀。
2023年,我市四大主導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產業鏈條不斷完善,為工業經濟提檔升級注入強勁動能。2023年1月至11月實現產值5326億元,增加值增長22.5%,對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為105.7%。
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
截至2023年12月25日12時47分,中銅東南銅業陰極銅產量完成41萬噸,同比提升2.2%,創歷史新高。
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1月至11月,鋰電新能源產業實現產值2720億元,增加值增長19.2%,預計全年實現產值約2950億元。蕉城時代、福鼎時代產能加速釋放,福鼎時代4號電芯工廠、屏南潤能一期、屏南時代新材料三期等項目建成投產,廈鎢三期、邦普二期、源創NEF新材料、科士達二期、長盈三期等項目開工建設。
鎂光燈下,最耀眼的明星企業依然是寧德時代。2023年1月至11月,寧德時代實現產值2119億元,國內動力電池裝車量市占率達43%;寧德時代包攬2023福建省民營企業100強、制造業民營企業100強、創新型民營企業100強“三榜”榜首,并獲評第七屆中國工業大獎,實現省內零的突破。
產業龍頭頻頻發力,同奏寧德工業智造的時代交響。2023年1月至11月,不銹鋼新材料實現產值1920億元,增加值增長25.1%。青拓實業1780mm熱連軋項目、青拓高性能不銹鋼新材料及配套項目實現投產,實現不銹鋼粗鋼560萬噸產能布局。青拓集團位列福建省民營企業100強第2位。
2023年1月至11月,上汽寧德基地生產車輛30萬臺(含KD件),實現產值400億元,增加值增長49.9%。11月單月產量首破4萬輛(含KD件)。上汽寧德基地生產的MG4EV成為“歐洲最暢銷的中國電動車”,新增量產純電敞篷跑車新車型,將迎來第90萬輛車下線。
創新實力進一步提升
在2023世界制造業大會上,寧德時代、青拓集團等代表“寧德智造”頂尖水平企業,紛紛展示了企業研發最新成果和科技創新實力。
2023年11月,青拓集團青拓冷軋科技成功軋制世界最薄0.015mm超薄手撕鋼。從筆尖鋼到手撕鋼,再到全球首發的QN系列不銹鋼產品……自2008年入駐寧德以來,青拓集團始終專注于不銹鋼的冶煉制造,持續推進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形成從紅土鎳礦、不銹鋼冶煉、不銹鋼熱軋與冷軋、不銹鋼深加工到銷售的全產業鏈,持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據了解,QN系列產品其實是一種新型不銹鋼產品。青拓集團通過材料工藝創新,增加氣態氮以及鉻、銅的使用量,讓產品耐腐蝕性好于常規304不銹鋼,并且鎳含量下降了60%。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不銹鋼生產國,但生產不銹鋼所用的鎳金屬大量依靠進口,這種節鎳型的不銹鋼代表了行業發展的新方向。”青拓集團行政部副總經理劉永清介紹說,QN系列新產品近期陸續通過多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得到國家電梯協會認可,可作為電梯轎廂面板使用。
創新不止步,迎來收獲季。2023年,寧德時代鈉離子電池、麒麟電池量產落地,創新發布凝聚態電池、神行超充電池以及重卡“騏驥換電”解決方案,麒麟電池技術榮獲德國汽車創新獎“最具創新力車企供應商——動力總成”類別大獎,神行超充電池榮獲AUTOBEST最佳技術獎,“騏驥換電”獲“新商業公民——杰出可持續技術貢獻”獎。
寧德時代還榮獲“最具創新力車企供應商——動力總成”類別大獎、第七屆中國工業大獎,入選美國《時代》周刊2023年度“最有影響力的100家企業”榜單。寧德時代獲選十大“中國ESG榜樣”企業,董事長曾毓群也榮獲由諾貝爾可持續發展基金會頒發的“2023年可持續發展特別貢獻獎”。
截至目前,寧德時代擁有研發技術人員近1.8萬名,累計投入研發經費450多億元,累計申請境內外專利2.2萬余項(已擁有8236項境內外專利),主導或參與110多項行業標準制定。
產業賽道進一步拓展
由福建省自主研發、設計、建造的首艘現代雙層純電動游船——“茉莉號”在我市順利下水,寧德首艘電動船舶觀光游船“東湖之星”號順利下水,國內首艘滿足沿海小船技術規則的純電動漁業輔助船在福安開工建設,全省首批海上電動船舶充電站投用……2023年,我市電動船舶累計交付使用110艘、在建274艘,在“電動船舶”新賽道上跑出了新里程,做出了新業績。
從國內首艘同時滿足串聯式混合動力、綠色船舶、智能船舶附加標志的5000馬力新能源拖輪,到泰寧大金湖的120客位純電旅游船——大金湖2號……搭載的都是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組,都是我市在福建省乃至全國積極推動電動船舶產業創新發展的成果。寧德時代、時代電船等船舶電動化企業領軍全國行業的背后,是我市“從0到1”不斷在新賽道上發力的成果。
不僅是電動船舶,在萬億儲能賽道上,同樣看到“寧德智造”的身影。繼“寧德鋰電小鎮光儲充檢智能超充站”之后,第二座“寧德會展中心光儲充檢智能超充站”建成投運;國網時代福建吉瓦級寧德霞浦儲能項目投入商用運行。寧德時代EnerOne、EnerC產品持續大批量出貨,目前已在全球4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200個儲能電站。
去年以來,我市以“全球新能源看寧德”為目標,爭取并配套政策支持龍頭企業擴展應用新場景、探索儲能新賽道,催生孵化出光儲充檢(中心城區規劃50座)、電動船舶(1個億訂單)、重卡換電、電動礦卡、電池租賃、電池回收、海上牧場等一批新模式新業態項目落地。這些項目的落地,寧德有望成為全國新能源新材料應用場景最豐富的城市。
年終歲首,揚帆起航。2023年寧德工業亮點紛呈,我們清晰地看到“寧德智造”越發閃耀。(閩東日報記者 張文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