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漁業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和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暨“平安守護行動”,市海洋與漁業局盯緊漁業安全生產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著力防范化解危及人身安全的風險隱患,深查、細查、嚴查,補短板、堵漏洞、掃死角,堅決遏制較大事故。2023年以來,全市累計開展檢查指導693次,檢查生產經營單位2647個次,發現并督促整改各類一般隱患431個、重大隱患164個。
同時,建立鄉鎮漁船點驗工作平臺,按照“30艘小型漁船配備一名網格員、20艘大中型漁船配備一名網格員”標準,做好配齊網格員等工作保障,壓實漁船管理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提高“黑色四小時”漁船夜間安全生產水平。
開展群眾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方面,以近年來海上事故為案例,加大宣傳、培訓,召開安全生產座談會5次、發放宣傳資料2200余份;開展漁業船員培訓班77期、發放漁業船員證書2516本;開展事故警示教育等活動6次,發放《中國沿海航行船舶防范商漁船碰撞安全指引》等宣傳材料300份;市海洋與漁業局、人民檢察院、寧德海警局聯合開展2023伏季休漁普法宣傳活動,與群眾面對面交流300余次。
此外,推進漁船高通量衛星通信終端配備,實現海上漁船“看得見、呼得著”,發揮“人防+技防”的優勢,推動數字化賦能漁業安全落到實處。截至目前,已完成配備漁船高通量衛星通信終端1218艘,完成率為87.1%。(閩東日報記者 吳枋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