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上午,霞浦縣海島鄉宮西村漁民陳應又出海了,他不是去捕魚,而是載著從上海來的8名游客到海上觀光。
打小就跟隨父輩出海打魚的陳應以前從沒想到,有一天自己的收入會和眼前這片習以為常的海島風光掛上鉤。
事情還要從2013年夏天說起,當時正值休漁期,在家休息的他接到好友電話,“阿應,有沒有興趣一起搞旅游”。
“旅游”這個字眼,對于打了半輩子魚的陳應來說無疑是陌生的。抱著玩票的心態,陳應一口答應了下來。沒承想,這一干就是5年。隨著游客紛至沓來,在鄉政府的支持下,村委組織漁民成立了多個旅游服務團隊。
“由于旅游旺季主要集中在6月至9月底,旅游產業為休漁期的漁民提供了新的增收途徑。”陳應說,他所在的旅游服務團隊,大部分伙伴主業都是打魚,可到了休漁期大家就搖身一變,成為從事旅游服務的導游,會駕船的陳應負責帶游客出海觀光,人手忙的時候還要客串一下導游。
“這些年,隨著海島鄉的美麗風光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道,游客數量每年都在增加。去年,僅6月到9月,靠著帶驢友團觀光,我就掙了2萬多元。今年來海島鄉觀光的游客更多了,我的收入也會水漲船高。”陳應笑著說。
海島鄉宮東村漁民劉江平現在已是一個旅游團隊的負責人。劉江平自豪地說,海島鄉位于霞浦縣東南海域,四面環海,由西洋島、浮鷹島、四礵列島等43個島嶼組成,這里處處是陽光、沙灘、海浪,美不勝收。開心之余,他即興吟“詩”一首:霞浦美景海島鄉,碧水揚波飄魚香,這里有馬爾代夫明媚陽光,這里有巴厘島的柔軟沙灘,美景誘惑擋不住,快來海島住一住。
海島鄉黨委宣傳委員傅靜敏說,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島已經成為人們休閑觀光、避暑療養、回歸自然的重要目的地,海島鄉地理環境得天獨厚,非常適合開發海島游。近年來,鄉政府積極引導漁民在休漁期發展旅游服務業,如今海島鄉從事旅游相關產業的群眾已達2000余人。去年,旅游業收入達4300余萬元,海島游已成為當地漁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徑。(福建日報記者 莊嚴 通訊員 陳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