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記者從市環保局獲悉,隨著我市“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扎實推進,截至目前,全市重點流域14個國、省考斷面優良水質達標率連續三年達到100%。其中,Ⅰ~Ⅲ類水質比例由2015年的97.8%上升至100%;3個縣級以上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連續三年達到100%;古田水庫、洪口水庫、芹山水庫水質達標率為100%。
據了解,自國務院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又稱“水十條”)以來,我市嚴格按照上級提出的考核指標和具體要求,制定并完善本級的水污染防治行動方案和年度計劃,嚴格執行“河長制”要求,精準施策、攻堅克難,著力推進水污染防治項目實施。通過將區域與流域相結合,實施嚴格考核制度,全面建立覆蓋市、縣、鄉三級“河長制”體系,推進河道清理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清理河道違章建筑38處、5773平方米;非法棄土棄渣86處、64386立方米;非法洗砂制砂76處、66075平方米。至2017年12月底,全市共完成394項水污染防治項目,全面完成省農業廳下達的10家存欄1500至5000頭生豬養殖場標準化改造任務;推廣新農藥10種,示范推廣面積1萬畝次;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全市已完成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264萬畝(次)。同時,建設4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縣,推廣綠色防控面積200萬畝次。
據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對環境監管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堅決取締“十小”等高污染企業,持續開展“清水藍天”、環境執法大練兵等專項執法行動。自“行動計劃”實施以來,我市共查處取締“十小”企業65家。著力打造生態環保百日攻堅“零點”行動執法品牌,市、縣兩級環保執法部門聯動,集中力量排查存在“黑廢水”等突出問題的企業,依法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僅2017年,全市共下達行政處罰決定291份,處罰金額2087萬余元。積極落實國家、省的產業政策,強化督查工作力度,堅決取締“地條鋼”等落后產能。
為鞏固水環境治理成效,我市還不斷完善相關基礎設施配套。截至2017年12月,全市累計新建污水管網213公里,并推動完成16個鄉鎮或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建設。同時,積極推進生活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作,已完成全市9個縣(市、區)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方案編制工作,并正在改造中。(記者 張文奎 通訊員 鐘林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