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縣人民法院近年來持續(xù)關注老年人的家長里短,傾心解決他們煩心事、麻煩事,在處理涉老糾紛過程中,充分體現(xiàn)“耐心、愛心、公心、誠信、信心”,打造“尊老、愛老、便老、惠老”的服務型法院,三年來共審理和執(zhí)行涉老案件266件,結案率100%;該院近日還喜獲“全國老年法律維權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讓全縣老年朋友的笑容成為最美“夕陽紅”。
用愛喚起親情,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
“老年人貢獻大到為了國家,小到撫育子女,不論貢獻大小,他們的權益必須得到維護!”聊起老年人合法權益,10月8日,接受采訪時,武平法院專門設立的民事巡回法庭庭長、全國優(yōu)秀法官林桃秀說。
“有這樣告父親的不肖子嗎?我算是白養(yǎng)活他了!”去年冬至今,被告人老楊一直怒氣難消。原來,因為家庭共有荒地權屬問題,老楊父子雙方引發(fā)了糾紛。兒子小楊在父親房屋后私自搭建了一棟用于養(yǎng)殖的簡易房,嚴重影響了父親的生活環(huán)境。
“臭氣熏天,這太不像話了!叫我如何住得下?何況地還是我的呢……”為此,老楊一直叫兒子拆掉,但兒子根本無視父親的生活,鄉(xiāng)、村干部多次組織調解也未果。從此,父子倆結下了這個“死結”,關系一直異常緊張。幾個月后,因荒地權屬問題,小楊還將父親告上了法庭。
庭審法官考慮到老楊已近八十歲高齡,現(xiàn)卻與兒子對簿公堂,這可能對其家庭關系和今后老年生活產生極大影響。為了保障老人晚年生活、父子和睦,法院決定將法庭搬到年老體弱的當事人家中開庭審理。
主審法官召集雙方現(xiàn)場調解。期間,法官耐心勸說并教育原告,反復釋明有關法律條文,引導當事人考慮庭審后果……“爸,是我錯了!是我太急著想賺錢,沒有好好照顧您!……”最終,父子和解,訴訟撤回,皆大歡喜。
這幾年,武平法院設立老年人維權“綠色通道”,對涉及老年人的贍養(yǎng)、人身損害、財產糾紛等案件進行先行調解、優(yōu)先立案。通過積極開展巡回審判,對出庭有困難的老年人,將法庭搬到家門口、搬到病床前,為老年人維權切實提供便利。
耐心體現(xiàn)溫情,化解老年人后顧之憂
4月底,一名頭發(fā)花白、拄著拐杖的老人,顫巍巍地拉著法官的手求助:“我房子的租客跑了,欠我8000多塊房租,找他討要還被威脅,該怎么辦啊?”
原來,75歲的老曾在城郊有一棟用來養(yǎng)老的房屋。2013年,老人把房子第二層外租給外地生意老板石某。沒想,石某生意經營失敗,去年4月偷偷溜回老家,留下8100元房租、水電費等未支付,東西也沒搬走,造成曾某再次外租困難。老曾多次聯(lián)系石某搬走東西,不但沒動還遭威脅,這次老曾來法院,就是想要求石某支付拖欠的房租并解除租賃合同。
法官多方打聽到石某住所后,帶上老曾直奔他家,現(xiàn)場組織調解。“我哪里有威脅他了?最近生意不順,是拖欠了幾個月房租,等我有錢自然會付清的。”看到法官親自上門調解此事,石某對此十分不解,“這點小事還要驚動你們?”
“百姓事再小,在我們眼中也是大事!我們今天管定了這事!”法官嚴肅地說道,并為其分析得失,“你租房是有合同的。要是你無故拖欠房租,房東是可中止合同,并要求你付違約金的。如果走起法律程序,你更得不償失!”通過法官3個多小時耐心說法,最后雙方同意解除合同,石某自行騰空房屋,并付清8100元租金。看得到這樣滿意的結果,老人十分感動。
在審理涉老案件中,武平法院始終堅持調解優(yōu)先的原則,努力做到案結事了人和,在266件涉老案件中,調解撤訴結案213件,調撤率達80%,實現(xiàn)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tǒng)一。
用心營造氛圍,提倡尊老敬老新風尚
為了讓老年朋友安度晚年,武平法院定期組織開展圩日普法和街頭宣傳活動,將個人財產、子女繼承和贍養(yǎng)方式等熱門問題進行現(xiàn)場普法,讓城里鄉(xiāng)間的群眾都能受益。對社會影響較大的贍養(yǎng)老人糾紛案件,武平法院還公開開庭審理,邀請群眾現(xiàn)場聽審,一堂堂生動的尊老愛老課,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果。
武平法院還與黨校建立共建活動,選派優(yōu)秀法官進黨校課堂、邀請黨校學員現(xiàn)場庭審觀摩;積極開展“法院開放日”、“送法進課堂”,送法進鄉(xiāng)村、進企業(yè)、進社區(qū)等活動,多層面地普及《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和《繼承法》等法律法規(guī),多渠道弘揚傳播尊老敬老道德新風,讓社會更加關注、關心老年人生活。同時,聘請優(yōu)秀老干部參與法院調解工作,更切實了解老年人心態(tài)心境,更好服務老年朋友。(通訊員 王發(fā)祥 彭海燕 林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