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重點建設項目辦公室、市住房和建設局聯合八部門重磅推出《進一步優化省市重點項目開竣(交)工若干措施的通知》(廈重〔2025〕33號文),以分期辦理用地、施工許可及聯合驗收等創新舉措,為重點項目建設按下“加速鍵”,讓一個個關乎城市發展和民生福祉的工程提前綻放光彩。
軌道4號線
“電力動脈”提前貫通
跨島發展添動能
在同安新城西柯北片區,機器轟鳴的軌道西洲變進線工程現場,一派忙碌而有序的景象。這條全長2.5公里的電力通道,起自西福路,沿美溪道延伸,終至濱海西大道,看似尋常的路徑背后,承載著廈門軌道4號線電力供應的重要使命。
“項目建成后,不僅能為廈門軌道4號線提供穩定電力,沿線高壓架空線拆除后,還能釋放大片土地資源,降低災害風險,讓同安新城的環境品質再上一個臺階。”一位項目負責人拿著施工圖紙解釋道。作為串聯廈門北站與廈門翔安國際機場的環灣快線,廈門軌道4號線是完善廈門“跨島發展”格局的關鍵一環。
為保障廈門軌道4號線按期投用,西洲變進線工程原定于2025年6月30日具備電纜入廊鋪設條件,但緊張的施工周期讓團隊倍感壓力。就在此時,《進一步優化省市重點項目開竣(交)工若干措施的通知》的出臺,解了燃眉之急。
廈門市政集團開發公司項目經理黃緯斌深有感觸:“政策出臺后,市住房和建設局、市重點辦的工作人員立刻深入一線指導,在明挖段、頂管段分別滿足驗收、獨立使用功能及安全要求的前提下,6月20日就完成了明挖段的分期竣工驗收,6月25日移交管廊公司后,我們馬上啟動電纜鋪設,比原計劃提前了5天。”
如今,電纜鋪設工作全面展開,廈門軌道4號線的“電力動脈”建設已進入沖刺階段。不久后,這條貫通島外環灣區域的交通骨干線將正式啟用,廈門北站與廈門翔安國際機場“雙樞紐”的聯動將更加緊密,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火炬學校周邊
配套道路提前通車
居民出行更便捷
日前,同翔高新城同安片區的火炬學校周邊,文德西路和同德南路的部分路段悄然通車。平整的路面、清晰的標線、嶄新的路燈,讓周邊居民眼前一亮。這兩條總長947米的城市支路,雖不算長,卻包含了道路、交通、照明、綠化等多項工程,是完善區域公共服務配套的重要一環。
項目建設曾因舊的污水處理站拆除等歷史遺留問題受阻,部分路段施工無法進行,一度停滯。“當時真擔心不能按時完工,影響市屬火炬學校及周邊居民出行。”項目相關負責人謝華龍說,好在分期竣(交)工相關措施的推行,讓項目迎來轉機。通過分期驗收,已完工的部分路段率先通過竣工驗收,比原計劃提早約2個月投入使用。
附近居民李女士笑著說:“以前這附近路不好走,繞路要多花十幾分鐘。現在路通了,接送孩子、買菜購物都方便多了,真是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
從軌道工程的“電力動脈”到民生道路的“毛細血管”,市重點建設項目辦公室、市住房和建設局聯合八部門推出的創新措施,正以精準高效的服務,破解項目建設中的難點堵點。這些提前落地的工程,不僅讓城市功能日益完善,更讓市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隨著更多重點項目加速推進,廈門發展藍圖正一步步變為現實。
數字
今年1至6月:
●全市132個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01.9億元,完成年度計劃53.8%,超序時進度3.8個百分點,已開工項目14個,竣工項目2個。
●全市552個市重點項目計劃投資568.2億元,實際完成投資817.4億元,完成年度計劃54.9%,超額完成序時目標,已開工項目70個,竣工項目18個。
(廈門日報記者 朱道衡 通訊員 葉昊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