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凌晨在附近開車,找不到公共廁所真著急,現在有了夜間公廁,方便多了。”22日,福州網約車司機張先生說,有了24小時公共廁所,極大方便了都市夜歸人,是一件大好事。
夜間公廁門口有明顯標識。記者 池遠 攝
近日,市城管委深入開展主題教育,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把五一廣場公廁改造成夜間公廁,實行24小時開放,方便更多夜行人。
“五一廣場附近,能否設一座24小時開放的公廁?以方便都是夜歸人。”不久前,市城管委接到12345平臺轉來的群眾訴求后,立即組織五一廣場管理處與公廁管理企業大弘朗潔環保有限公司管理人員商討解決方案。
“通過對夜間如廁人流量等情況進行排摸,我們最終決定因地制宜將廣場東側公廁的特殊間進行改造,實行24小時開放,維護公廁有序管理的同時,也能解決部分群眾的需求。”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說。
“夜間公廁并不是把門‘一開了之’,后續的管理和服務也要跟上。”五一廣場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說,在做好常態化保潔的基礎上,還將加大精細化保潔力度,增加清掃頻次,嚴格做好消毒消殺工作,讓24小時公廁真正便民、利民、服務于民。
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市城管委黨組高度重視群眾訴求件的辦理工作,創新推出半月熱點研判機制,分析群眾“急難愁盼”,查找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項,切實解決群眾遇到的難題。
從騰出廣場垃圾分類屋小房間,讓環衛工人和群眾有一個臨時休息場所,到在廣場東西兩側群眾活動集中區域設置便民自助服務機,方便市民隨時購買飲料,再到及時完成廣場夜景燈光設施亮化、綠化噴淋系統改造、部分老舊電纜重新填埋等,置身五一廣場,更多城市管理的暖心小細節,見證著主題教育在基層一線的走深走實、落地生根。(記者 沐方婷 通訊員 許流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