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兩名漆藝術家留福州學習漆藝退回國機票
“打磨漆板是漆藝作品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就像建高樓大廈,地基一定要打好一樣。好,我們現在開始。”連日來,到朱紫坊參觀2018福州國際漆藝雙年展的人,總會看到展區內有兩名外國藝術家在中國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大漆髹飾技藝。昨日,記者再次到雙年展現場時,也看到了這一幕。
兩名法國漆藝術家在朱紫坊內習髹大漆。
這兩名外國朋友是來自法國的漆藝術家勞倫斯·克萊因和多米尼克·亨伯特。此次雙年展,她們均有作品入選。躋身國際漆藝雙年展的外國漆藝術家為何選擇在福州學習漆藝?昨日,記者走近這兩位法國漆藝術家,傾聽她們在榕的學習故事。
勞倫斯·克萊因和多米尼克·亨伯特告訴記者,上月27日,她們攜作品來榕參加2018福州國際漆藝雙年展,雙年展展出的近300件漆藝精品,讓她們驚喜不已:“太美了,這是我們欣賞到的最精彩的漆藝作品展,讓我們終身難忘!”
開幕式當天,她們在各作品前流連,拍了大量照片、寫下了大量筆記。開幕式結束后第二天,本是她們回國的日子,機票已提前訂好,但當天她們對前來送行的雙年展執委辦負責人說:“我們經過認真考慮,希望能在福州學習大漆髹飾技藝,不知你們是否能幫助我們達成心愿?”
“歡迎你們來福州學習,我們將派出權威的專家進行指導,也希望你們回國后,把中國的大漆髹飾技藝教給更多的外國朋友。”雙年展執委辦的負責人很快就做出答復。
欣喜不已的她們退了機票,取得了家人的支持,并對工作進行了重新安排,為在榕學習留出了時間。勞倫斯·克萊因將在榕學習半個月,多米尼克·亨伯特將在榕學習近一個月。國際知名漆藝術家、同濟大學教授、福州市漆藝術研究院副院長阮界望等專家擔任她們的指導老師。
勞倫斯·克萊因和多米尼克·亨伯特告訴記者,在漆藝界,素有“世界漆藝看中國,中國漆藝看福建”之說,而福州又有“中國漆都”之稱,此次有機會來福州,讓她們有“百聞不如一見”之感。今年67歲的多米尼克·亨伯特雖然從事漆藝創作已有48年,47歲的勞倫斯·克萊因從事漆藝創作也有11年了,在法國均為饒有名氣的漆藝術家。但她們之前用的是化學漆,不是中國傳統漆藝采用的大漆(自然漆)。她們認為:“大漆不僅更環保,而且大漆蘊含著大自然的生命密碼,運用大漆創作出來的作品更具有生命的質感,這是最令人著迷的地方。”
昨日在采訪中,她們向阮界望提出了一個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我們昨晚給作品上了一層漆,過了一個晚上都還沒干,這是什么原因?”
阮界望看了一眼初樣,告訴她們說:“你們調漆時,揮發油調太多了。”接著,阮界望又告訴她們:“每批大漆活性不同,不能一視同仁,必須分別對待,所以我們必須進行試漆。”對于如何試漆,阮界望又進行了詳盡的講解。
記者注意到,阮教授講解時,兩位外國漆藝術家總不忘立即將要點記在事先備好的筆記本上。記好后,她們笑著向記者展示了筆記本。記者發現上月28日她們開始學習,到了昨日,她們的筆記本已用去大半。
大漆對于溫度和濕度要求高,最佳溫度是18℃~28℃,濕度則是70%~80%,眼下的低溫天氣并不是漆藝創作的最佳季節,但福州的漆藝術家有辦法!昨日,阮界望向兩位外國漆藝術家傳授了一個“秘方”:用木板搭個裝有小門的小木屋,澆上熱水,為大漆的陰干營造理想的環境。
“太棒啦,長知識!”聽完阮界望的講解后,兩位外國漆藝術家在記錄之余,不忘擊掌相慶。
對于兩位外國漆藝術家在榕學習的進度,雙年展執委辦制訂了科學、系統的學習方案。“時間雖然不算長,但對于有基礎的她們,掌握大漆髹飾技藝是沒有問題的。”阮界望如是表示。(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 文/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深夜如廁不愁!福州五城區公廁24小時開放,2025-03-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