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支付已經在榕城消費者中普及,由于競爭的需要,不同的手機支付軟件常常會推出各種新的支付手段。盡管它們提供了越來越多的便利,但很多人卻因此“傻傻分不清楚”被騙。
出門不帶錢包,用手機里的支付軟件掃一掃就能輕松付款。當這種新型付款方式被廣泛使用的時候,不少犯罪分子趁機進行詐騙。
福州微商鄭女士平時在朋友圈銷售兒童用品。17日中午,一個陌生微信號加她微信,說想買一個嬰兒洗護產品。談好價格后,鄭女士將支付寶的付款名稱發給對方,對方說她支付寶余額不足,提出讓鄭女士進入微信錢包首頁,將付款碼截圖發給她“掃碼付款”。
鄭女士以為付款碼就是收款碼,按對方的指示進行操作,將付款碼截圖發給對方。第一次發過去后,她發現自己的微信錢包少了700元。此時,“顧客”聲稱是網絡問題,讓鄭女士又發了兩次。鄭女士覺得不對勁,再次與對方聯系,發現對方已將她的微信刪除,她這才得知被騙,此時她已被騙了2400元。
“付款碼相當于‘銀行卡+密碼’。”支付機構客服提醒說,任何情況下,都不要輕易把付款二維碼發給他人,包括二維碼上方的那串數字。(記者 江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莆田市區拱辰街道荔湖路藍花楹進入開花期2025-05-0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