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聯機械全自動伺服墻地磚生產線。
■海絲商報記者李楊瑜文/圖
專注于研發各種攪拌設備、制磚機、墻板機的泉州市三聯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成功地將伺服技術應用在制磚機及配套的全自動流水線上,推出后得到市場良好的反應,并于2021年1月獲得福建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與智能制造裝備認定。“‘拿來主義’不是萬能的,如何讓機械設備更加智能,才是現代企業未來之路,也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三聯機械總經理傅曉斌如是說。
改變振動方式提高生產效率
伺服技術在制磚行業上的應用此前并不多,2015年,三聯機械便開始探尋全自動伺服墻地磚生產線可能性,先后在貴州、常州等客戶處進行產品測試及可靠性達標檢測。
泉州作為磚機的一大生產基地,三聯機械在與制磚行業客戶的接觸中發現,行業內現有技術中自動化程度較高的砌磚機生產線的持續監測及保養不到位,造成生產效率低、生產成本高等問題。“這其中包括生產線的原材料處理裝置、磚丕成型裝置、磚丕養護及碼垛裝置、遠程監測生產線以及預防故障發生的監控裝置等問題。”
發現問題定要解決問題,從找差距、定目標出發。機械專業留學背景的傅曉斌,回國后便深入基層,在車間內與生產研發人員一起,開始逐步思考如何提升設備。他了解到,當時國內市面上砌塊成型機振動的振動驅動分為電機、液壓兩種,為了達到增速目的采用都是皮帶輪傳動,但增速后的頻率和振幅是固定的,且傳動效率和精度不高,無法按照需求進行控制和調整。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的研發人員與供應商進行多次論證,光試驗的電機就報廢了幾十臺,投入幾百萬元的研發經費。將伺服電機直連振動系統的驅動裝置,通過電同步的方式實現振動力和振動頻率全電子控制并且隨時可調。多根振動旋轉軸協同控制及每根振動旋轉軸在短時間內可調整之間的相對角度,使得振動力更均衡的同時又有更精準的控制。”傅曉斌講道,有伺服系統對軸精準的角度的控制,使得單一調整振動頻率或振動幅度的變得可行。同時,他們還在每根旋轉軸處加設自檢保護裝置,以確保長期高頻生產混凝土制品時的穩定質量。
該伺服電機應用伺服系統后,提高了生產效率、振動效果佳、易于維護,并且在節能、減排、降耗和產品良好率等方面都得到明顯的改善,該技術也因而獲得多項專利。傅曉斌表示,效率的提升隨之客戶的成本也在下降,生產一板標準的空心磚最少僅需13秒,一板標磚最少僅需9秒,整體效益增長35%,每套生產線可帶動30名相關聯就業崗位。此外,可替代進口產品,并出口創匯。
該產品的開發與推廣應用也受到了國內外市場的關注。2019年,越南客戶采購了第一臺套的全自動伺服墻地磚生產線,傅曉斌告訴記者,目前已生產完成發貨至客戶處。浙江、河南、越南、印度等國內外地區客戶均已達成合作意向。
加快研發創新起帶動作用
作為福建省內磚機行業的老牌企業,三聯機械創建于1993年,擁有現代化的工業園、標準廠房8萬平方米,是一家以建材機械產品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專業制造企業。2013年三聯機械參與了中國建筑工業行業“自保溫混凝土復合砌塊”標準,混凝土砌塊(磚)生產用竹膠托板標準和砌塊成型機模具標準的起草。
對于入行6年多的傅曉斌來說,研發團隊對新技術的追求及市場對新技術的認可帶來一次次技術革新,就是對他的激勵。“做精做專才是企業長遠發展的根本,只有把磚機做好,得到客戶認可,才算是真的成功。”
憑借近30年對國內外制磚行業的耕耘,三聯機械研發團隊協同多個部門創新,結合外部供應商的變化和終端的市場需求一起探討新技術,攻克技術難關,開發新品。“產品研制階段多一分細心,多一份論證,出現質量問題的風險就會減少一分。在最緊張關頭,多個主力部門沒有日夜、周末之分,全身心守在車間調試現場,反復研討多次驗證,以確保設備聯動順暢發揮極致。”三聯機械研發中心負責人說道。
“每天他們都是深入車間里、項目中跟設備‘較真’,將不可能變為可能,敢于挑戰愛鉆研,從不紙上談兵。用智慧促進研發創新,用汗水澆灌研發項目,用信念助推研發的升級,將一個個攻堅克難的身影和拼搏奮進的畫面定格在研發的第一線。”傅曉斌坦言,依靠強大的人才資源優勢和奮力拼搏的團隊,三聯機械加快研發與創新,推出了各種先進的磚機系列產品,推動行業向自動化高端制造發展。
而今,三聯機械已將設備出口到100多個國家,擁有海內外客戶5000多個。其全自動伺服墻地磚生產線的開發在同行業中具有引領、示范帶動作用,促進建筑用墻地磚裝備的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換代,也是出口產品結構優化的一次轉型升級,對提高砌塊成型機海外市場覆蓋率起到積極作用,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